一、 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1.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新型商贸业态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市商贸流通设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较大规模的零售超市、连锁经营、配送中心、商品交易市场以及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现代商贸业态得到了较快发展。商贸流通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不断扩大,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流通企业已达6 家(见附表2)。电子计算机、商品条码pos、edi等现代营销管理系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商贸流通产业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迅速,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率先在*地区成立了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并有495家工商企业参展“*省网交会”和“*市365网交会”,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逐步完善,以“左邻右舍”和“新红塔”为龙头的连锁经营企业发展迅猛,连锁门店达150家,其中农村连锁便利店达110家,连锁门店已辐射*、柯城、龙游及福建浦城。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共有货运业主2000多户,营运货车4000多辆,专业从事货运代理经营企业已达38家,与全国250多个大中城市实现了货运直达。拍卖、典当、旧货经营等特许行业商贸业态稳步发展,会展行业出现新的活力,成功举办了中国(*)蜜蜂文化节和**木材交易洽谈会。
2.商贸流通业持续快速发展。我市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战略,全面推动了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79亿元,同比增长13.8%,高于全国水平二点四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22.14亿元,同比增长13.5%,住宿和餐饮业2.96亿元,同比增长17.3%,其它行业0.69亿元,同比增长9.8%(见附表1)。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4%。
3.城区商业网点布局逐步完善。全市10个社区共有各类商业网点4863个,总营业面积达464852平方米,从业人员达16875人,其中3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商业中心达5个,1000-3000平方米的超市6个,各种便利店达693个,餐饮店818个,美容美发店457个,家政服务70个,图书音像119个。较为完善的社区商业网点为城区居民的消费和服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专业市场健康发展,集聚辐射能力日益增强。为加快专业市场的建设,近年来,我市加大投入并出台了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全市商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专业批发市场稳步发展,市场散、小、乱的局面得到了明显改善,各类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高,管理不断规范,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并呈现出带动产业化发展的喜人局面,三省边界物资集散中心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现。20*年全市已有各类市场26个,年成交额达32亿元,年增长14%,其中超亿元市场4个(见附表3),超10亿元市场2个,贺村木业市场已成为华东最大、全国第三的木业交易市场。
5.国际化趋势有所提高。至2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出口企业29家,与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全市外贸出口额达到4153万美元,同比增长65.8%,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
(二)存在不足
1.流通行业发展水平较低。我市商贸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集团化发展缓慢,经营主体多,功能单一;经营档次不高,特色不鲜明,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中高档消费需求和有效吸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