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度,县委常委每年要定期深入基层,对农村党内民主、创新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向县委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 *
第二,要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好“五好”机关党组织创建活动,紧紧围绕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三比三创”活动,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机关。逐步完善社区党总支、楼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社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引导联席会成员树立共驻共建意识,增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感。组织实施好“民情流水线”工程,完成2个示范性社区和2个标准化社区创建活动。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发展党员工作,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要选派党建指导员。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积极探索在农民工中开展党的工作的方法,重视做好返乡农民工党员创业的引导和帮扶工作。认真实施《20*—2010年党员发展规划》,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特别是妇女和少数民族中发展党员力度,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2009年发展妇女党员不低于25%,35岁以下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都不能低于75%。要注重在青年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复退军人、两后生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各乡镇、部门党委,尤其是各党支部,在党员的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上,要突出重点,明确发展方面,吸纳优秀人才,打破条框制约与限制,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把社会优秀分子吸收到我们党内来,不断壮大党的队伍。要坚持建设、管理、使用并重,继续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升级改造,确保覆盖所有行政村。
(四)坚持统筹协调,着力做好人才、老干和党史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做好全县的人才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重要性的认识。要更加深入、广泛地宣传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农村发展靠人才、农业的希望在人才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力度。积极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县农广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教育资源,认真落实人才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农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手把手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使培训工作更加贴近农村实际,更加贴近生产需要;组织优秀人才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培训,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县上建立人才服务中心、乡镇建立人才服务站,形成以县级人才市场为主干,乡镇人才服务站为依托,辐射整个人才市场的网络体系,积极推动人才资源合理开发和有序流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及关工委和党史编辑工作。全面落实中组部[20*]10号和省委办公厅[20*]125号文件精神,落实好离休干部的各种待遇,加大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组织离退休老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激发老干部的政治热情,引导老干部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言献策。进一步抓好老干部各项政策的落实,完善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保障机制及财政支持机制,保证老干部各项待遇的落实,切实为老干部排忧解难。进一步发动“五老”人员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性,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