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全力帮扶企业渡难关。全面落实国家、省以及我市“保稳促调12条”等各类扶工惠企政策。高度重视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三服务”活动,加强现场办公协调,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建立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密切关注企业生产、融资、投资等方面变化,加强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的研判,做到早发现早防范。引导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抓质量拓市场,强管理练内功,努力降成本增效益。继续搭建劳务交流平台,大力引进各类人才,着力缓解企业用工难;依托“*大讲堂”等平台,鼓励企业家积极参加学习培训,着力提升企业经营团队素质,挖掘发展潜力,激发创业活力。狠抓产业领军企业培育,鼓励企业通过合作联合、收购兼并等途径提升竞争实力;继续推进江变、恒亮、红火等企业上市工作。力争全市新增规模企业35家、亿元企业3家以上。
二、以打造旅游胜地为目标,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亮点
做特做强休闲旅游业。围绕江郎山—清漾、廿八都古镇—浮盖山、仙霞关—戴笠秘宅三大核心景区,全面推进旅游“十百千”工程,完善推出“二日游”精品线路。完成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并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中国良种马(浙江)繁育基地、清漾一期后续工程等建设,争创省旅游经济强市。扎实抓好江郎山“申遗”拆迁安置及景区环境整治,力争江郎山丹霞地貌获得世界遗产大会提名。探索完善乡村旅游开发机制,重点发展清漾、和睦、碗窑等“农家乐”休闲旅游,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加强酒店餐饮业的行业管理,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深化星级酒店创建,着力提高旅游接待水平。整合现有节会,精心筹办毛氏文化节系列活动;加大旅游营销推介力度,加强与周边的黄山、武夷山、三清山、婺源等景区协作,通过央视等新闻媒体扩大宣传,打响“千年古道·锦绣*”旅游主题品牌。力争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23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3.6亿元,均增长15%以上。
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积极培育综合物流基地,按照“突出重点、集聚发展”原则,规划建设*综合物流中心、浙西农业综合物流中心,启动实施浙江驰骋物流基地二期工程。谋划建设特色专业市场,整顿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改造提升农贸城等现有市场,加快装饰材料综合市场建设进度,推出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招商。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整合现有货运代理企业和营运车辆等资源,引导企业服务外包,积极支持有实力、有意向的公司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市外物流企业的引进力度,推动物流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稳步提升商贸商务业。认真实施商贸商务业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城区中心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争取建成时代广场、城北大型超市、西市街菜市场,规范提升江滨路特色餐饮一条街、解放南路五金一条街、鹿溪路商业街。推进城乡现代流通网建设,加快千镇连锁超市工程扩面提质,年内新增行政村连锁便利店50家以上,覆盖率超80%。大力发展商务新型业态,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尤其要依托中山路金融、劳务、科技信息一条街服务职能集中的优势,推进中介机构发展,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落实外向型经济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开展加工贸易,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