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加深对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我市农机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机总动力、装备水平、作业能力、服务组织化程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到20*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1.58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25万多台件,机耕面积25.75万亩,机割面积6.8万亩,从业人数3.05万人。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着农机存量结构不尽合理,农机与农艺技术尚未进行有效的配套,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高,农机化促进力度不够等问题,影响了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放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要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
二、加快发展,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节本增效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政策扶持、法律保障、项目带动、市场引导为举措,进一步优化全市农业机械化布局、装备结构和作业环境,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含量和作业水平,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步伐,力争在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二)发展目标。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在全市重点建设5个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街道),培育10个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作业公司,创建7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街道)和30个示范村,发展50个农机科技示范户。到2011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40万千瓦,农业劳动力人均农机动力超过3千瓦。农机总值达到4.6亿元,拖拉机4500台,联合收割机200台,高性能插秧机100台,农机化作业产值达2.5亿元,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其中机耕率达80%,机收率达60%,机插率达30%。同时,食用菌、柑桔、茶叶等特色支柱产业的机械化要有新的突破。
三、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确保必要的人员与经费,逐步改善基层农机推广的工作条件。着重抓好乡镇、街道责任农机员队伍建设,明确农机推广责任,构建体系健全、运行高效的新型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二)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技术。结合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示范推广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农机装备。要以示范基地为依托,搞好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等工作,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要统筹整合技术资源,围绕农机化重点和难点,认真做好新型农机具的研发、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重点是填补我市空白的粮油作业机械的引进和推广,同时开展食用菌、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业的生产加工机械的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要充分利用现有农机化学校等资源,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机从业人员操作、维修和保养农业机械的技能。同时,要优化农田配套设施,不断改善农机作业条件。今后凡是实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都应将田间机耕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现已实施过项目建设的农田,要做好机具下田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