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消除梗阻,打破壁垒,不断推进行政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市民超市”,真正形成“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办理,为创业者开辟便利快捷的服务通道。探索建立帮办服务体系,重点建好乡(镇)便民服务网络,成立由乡(镇)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帮办中心,建立专门专业免费的帮办代理工作队伍,对前来办事的基层创业者提供全程代理、义务帮办、契约式服务。
3、切实提升政务公开水平。进一步增强政策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政务目录公开,对本县(区)、本部门的所有收费项目、办事项目、办证项目、检查项目、咨询事项等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能公开全面公开的要求,编制政务公开目录,汇编成册,广为宣传。精心编制工作流程图,将相关事项的办理程序、办理人员、办理地点、办理时限、报备资料逐一列出,形成图表,固化流程。
4、深入开展收费、检查、评比项目清理工作。认真清理收费项目。严格实行滚动管理,动态调减。对可收可不收的收费项目坚决取消,对有上下限标准的收费项目,一律按下限收取,确保我市在淮海经济区长期保持收费项目最少、综合收费标准最低、收费总额最小的“政策洼地”优势。行政机关不得将行政职能转移给中介机构,不得在行政审批时捆绑经营性服务项目,不得硬性或隐性要求管理对象接受本部门所属单位或指定中介机构的有偿服务。认真清理检查项目。由市法制办、市软建办等单位进行审核,进一步压减涉企检查。目前不能压减的项目,必须按程序、有计划进行;除涉及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危及生产、生活、生态紧急事件外,其他各类涉企检查,坚持一律先经单位领导班子研究和主要领导签字,报市软建办备案后,方可到企业检查;检查中发现的有关问题,一律书面告知企业,督促整改,不得当场处罚;凡当次检查未能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的,视作检查合格,不得随意处罚;同类涉企检查,除有明确规定外,原则上1年内不得重复进行;对持有“投资乐园卡”的企业实施处罚的,须将处罚依据、违法违规事实报软建办确认备案后实施;市级部门和单位的检查,主要在市区进行,经市软建办备案同意到县(区)检查的,要与当地软建办联系接洽,做好衔接工作。要认真清理涉企评比项目,坚决取消劳民伤财的涉企评比活动,凡依据规定开展的涉企评比项目,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四、精塑优良便捷的服务环境,突破全民创业制约
1、开展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创业信息收集、披露制度,通过网络、媒体等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向社会发布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国企改革、投资重点、市场需求和经济运行等方面的信息和预警信号。建立中小企业门户网站,整合各类法规政策及其相关信息资源,方便创业者获取信息。建立创业项目平台,切实做好产业规划,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需求趋势、行业发展动态等情况,精心策划、科学筛选并定期发布创业指导项目,并帮助其分析、论证和选择,引导创业者选准投资方向。
2、发展诚实守信的中介服务。不断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