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建市以来,我市青少年体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体育场馆现代化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体育活动日益丰富,青少年学生的营养水平和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体育课时被挤占,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难以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学生超重和肥胖率逐年增多,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一些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还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体育师资配备不足,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切实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领导和规划,研究和解决青少年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青少年体育工作是加强广大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对青少年品德陶冶、智力发展、审美素养的形成以及体质的增强和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就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作出重大决策,对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明确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
3.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把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4.发展目标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整体规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要以全面提高我市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为核心,深入实施《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到2010年,全市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有大幅度提升,使我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率先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提高。
——不断改善体育卫生条件。各级各类学校按《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的规定,配足配齐学校体育卫生场地设施器材。
——切实提高师资水平。中小学按照课程改革和教学活动需要完成师资全员培训,配齐配强体育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