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政策、送服务“三上门”活动,为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力推进以避孕节育优质服务、生殖道感染防治和出生缺陷干预为主要内容“三大工程”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加强对已婚育龄妇女的环孕情监测和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指导群众选择以长效避孕节育为主的自主、有效、适当的避孕方式。提高节育措施的有效率和及时率。大力推广斯利安等叶酸制剂,积极开展优生筛查,加强艾滋病普查,全面开展防治工作,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积极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补助项目,提高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
(四)完善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1 、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制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在出台惠民政策时,应优先照顾计划生育家庭,按照《 土地管理法 》 的有关规定,以征地面积为主要依据分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并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予以照顾。制定移民搬迁、危旧房改造等补助政策时,要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并适当提高对计划生育独女户危旧房改造补助标准。辖区内的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子女在中考录取时加 10 分,独生子女保健费按标准足额兑现。享受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的群众,不影响其同时享受其他惠民政策待遇。按照国家规定所获得的计划生育奖励和扶助金,在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时一律不计入家庭收入。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应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并按规定享受计划生育扶助。
2 、建立计划生育家庭产业扶持机制。认真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和“三结合”项目建设,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进行重点帮扶。要确保计划生育家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各项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先照顾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培训主要劳动力,促进其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在扶贫开发、贴.息贷款、审批宅基地等方面,对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给予优待照顾。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月及务业或办企业的计划生育家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
3 、构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体系。要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着手,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奖励、集体补助、个人交费的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制度。开展独生子女保险试点,建立节育手术保险、长效节育措施奖励等制度。
(五)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难点工作
1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坚决打击“两非”行为。实行生育二孩只给一次机会,逐步推行定点接生。鼓励男到独女家结婚落户,依法保护妇女的房屋等继承权和土地承包权。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要和村计生专干、信息员要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夯实责任,加大治理力度。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
2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协调配合管理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发挥村委会源头管理优势,做好外流人员的登记、宣传、教育工作,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对辖区内中小学在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严把计划生育关,加强对流动人口家庭的上门访视工作,建立定期联系制度。积极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老年人和留守子女的实际困难,为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落实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党政领导齐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