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机具的选型招标工作,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政府确定的适用行业,在服务业、娱乐业、交通运输业中推行税控装置试点,通过“票表比对”达到“以票控税”。逐步建立“逐笔开具发票,奖励索取发票,方便查询辨伪,推行机器开票”的发票管理新机制,使得税务监督、消费者监督、电子监督三管齐下,养成“要发票,开真票”的社会氛围,打压“开假票,虚开票”的生存空间。
七、改进纳税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各级地税机关要将纳税服务工作渗透到税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坚持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要坚持依法、无偿、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方便纳税人及时足额纳税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服务工作。办税服务厅要建立纳税服务工作的岗责体系和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使办税服务厅真正成为地税机关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窗口。税收管理员要深入到纳税户中去,及时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和纳税辅导,使纳税人及时了解与其生产经营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和办理涉税事项的程序,以及纳税人的权利、义务和相关法律责任。各级地税机关要逐步推广银行代收税款、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缴税方式,方便纳税人,降低办税成本。积极开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税收援助,为其办理涉税事项提供帮助。省局将积极探索组建纳税服务中心,专门从事12366纳税服务热线管理、内外网管理、网上报税等工作。市、县地税机关也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办税服务厅资源,做好纳税服务工作,逐步将纳税服务中心建设成税务机关提供纳税服务的中枢。
八、建立新型考评体系,提高征管质量效率
加强征管质量考核是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要根据税收征管工作的发展形势,按照“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的四条根本标准,认真总结过去征管质量考核的经验与不足,建立健全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信息集中到省级管理的优势,实现对征管工作质量与效率考核评价的程序化和自动化,以确保税源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从考核的时间上,省局对市局每半年考核一次,市局对县区局按季考核,县局对所和所对管理员按月考核。从考核的后续管理上,省、市、县地税机关要在每次考核后,就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并建立征管质量提醒制度。
九、依托“秦税工程”征管业务系统,全面提高税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以数据和应用省级集中为标志的“秦税工程”征管业务系统,为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信息平台。各级地税机关要以“秦税工程”征管业务系统上线为契机,全面规范税源的户籍管理、分类管理、发票管理、纳税评估、税收分析和监控工作流程,摒弃过去工作中一些不规范的习惯性、传统性和个性化的管理做法,按照“个体服从总体,落后服从先进”的原则,对现行征管业务流程、机构设置、岗责体系进行重组整合,建立信息化支持下的税源管理机制,实现我省税源管理的革命性变革。
十、加强减免税管理,加大清欠和防欠力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