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认识,明确要求,更新税源管理的理念
(一)要强化科学管理的理念。实现税源的科学管理,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并把握经济税源的生产经营规律,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源管理质量。
(二)要强化精细管理的理念。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协调配合,认真扎实地落实税源管理的各项措施,使税源管理达到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
(三)要强化大征管的理念。系统内每个领导、部门和同志,不论分工和职能,都必须紧紧围绕税收征管来开展工作,构建大征管工作格局,形成税源管理的合力。
(四)要强化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管理与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在强化税源管理中提升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在优化纳税服务中提高税源管理的质量。
二、加强户籍管理,夯实税源管理的基础
全面掌握纳税人的户籍信息,是做好税源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做好税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各级税务机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
(一)要摸清税源底数。要充分利用经济普查资料、工商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结合税务登记验、换证,全面核对税源底数,清理漏征漏管户。与此同时,要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拓展与政府部门间的互联互通,构建纳税人户籍管理的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登记信息共享,解决长期以来税务登记信息与各类法人及非法人登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二)要加强税务登记管理。要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控纳税人资料的同时,定期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和掌握纳税人的变动情况,并做好开户、变更、停复业、注销、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管理工作,加强非正常户的认定和处理。
(三)要加强与国税部门的合作。坚持和完善国税、地税在户籍管理上的协调配合机制,实现户籍管理信息共享、齐抓共管,防止出现户籍管理盲点,使户籍管理措施得到落实。
(四)要加强税源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工作。各级地税机关要抓住“秦税工程”上线和税务登记换证的机遇,认真做好税源基础信息的采集工作,进一步完善征管基础资料信息库,按照“一户式”管理的要求,逐户建立户籍管理档案。同时,要加强对房屋、土地、车船等财产登记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并依托“秦税工程”全省大集中的计算机网络,提高税源基础信息的利用效率。
三、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快工作平台建设
税收管理员是税源管理的载体。要按照革除弊端、发挥优势、明确职责、提高水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提高税源管理的效能。
(一)要科学配置税收管理员力量。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县区级税务机关要按照征管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