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精神不足,思想守旧,惰性严重,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三是作风飘浮,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干事虎头蛇尾,不真抓实干,甚至热衷形式主义;四是工作粗放,工作本领不强,不讲标准、不讲效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五是纪律松弛,不作为甚至以权谋私乱作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严重制约着发展环境的优化,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损害了党的事业和党的形象。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60周年之际,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就是要重温“两个务必”,继承优良传统,弘扬西柏坡精神,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风清气正、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就是要进一步振奋精神,积极应对挑战,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主要举措
“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拓展和延伸,第二、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要着力抓好“五项活动”,建立完善“五项制度”。
五项活动是:
1、围绕创新示范、抓点带面,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每名市、县党政领导干部至少确定一个村或社区、企业、重点项目作为联系点,每个省、市机关部门至少确定一个联系点。帮助制定科学发展规划,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培育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努力把联系点建成改革创新的试验点、科学发展的实践点、社会和谐的示范点。注意与困难群众、致富能手、模范人物等交朋友,定期走访谈心。
2、围绕体察民情、寻策问计,开展“调研周”活动。市、县党政班子和省、市机关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安排一周时间到最基层单位进行蹲点调研;其他领导干部根据实际灵活开展调研。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实际确定调研课题,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期盼,研究提出服务基层群众、推进科学发展的办法举措。调研要坚持轻车简从,防止形式主义。提倡领导干部撰写“蹲点手记”,自己动手撰写调研报告。及时交流调研情况,促进调研成果运用。
3、围绕集中民智、科学决策,开展“恳谈日”活动。对拟出台的推进科学发展重要政策、规划和改革举措,特别是涉及民生、民富、民安方面的政策措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每两个月确定一个“恳谈日”,省、市机关部门每年就1至3个议题进行恳谈。民主恳谈要注意参加对象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努力提高公开性和透明度。各级党政机关要建立征求意见建议的网络平台,认真研究办理群众意见建议。
4、围绕破解难题、推动落实,开展集中攻坚活动。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省、市机关部门,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抓住调整结构、节能减排、农民增收、城镇化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坚活动。实行破解难题责任制,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做到一个难题、一套人马、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对涉及面广的重大问题,上下联动、左右沟通、合力破解。提倡领导干部撰写破解难题工作纪实。
5、围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