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企业上市引导工程,每年引导3家以上有实力有条件企业进入上市培育计划。实施大企业大集团上台阶推进工程,每年扶持50家销售规模大、创新成效显著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成长型企业可持续增长扶持工程,每年扶持100家销售收入连续三年增长的规模企业;实施微小企业上规模培育工程,每年新增规模企业200家。
2.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1%以上,争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规模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10%以上;每年培育20个市级以上品牌产品,其销售收入占到规模企业销售收入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0%以上。
3.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十个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和若干个乡镇工业功能区经济转型升级,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打造皮革制品(合成革)、不锈钢制品、建筑五金制品、竹木制品、汽摩配件、泵阀、缝纫机及电机、工模具、照明电器、机床等十大产业集群,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培育一批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特色产业,其工业产值总量占全市比例逐年上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全市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4.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对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电子商务、策划咨询、检测检验、文化创意、工业设计、金融担保等服务业的引进和培育,其增加值年均增幅高于第三产业年均增幅,形成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的示范企业,推动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一)做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统筹规划。制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筛选一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项目,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引投资、以投资促提升。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工业转型升级鼓励产业、产品导向目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力争到2012年,十大产业集群销售总量占全市工业销售总量80%以上。
(二)拓展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空间。把沿丽缙青、遂松和云龙庆高速公路产业带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把低丘缓坡综合开发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最大机遇,重点加快*南城东扩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和景宁民族工业园建设,积极推动台商创业园建设,尽快形成示范效应。紧紧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我市取消代保农保地的契机,依托低丘缓坡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各地开展工业转型升级拓展区块的前瞻性研究,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区域发展空间突破100平方公里。帮助各地制定年度用地计划,落实征地责任,提前做好公开出让前的征地工作,每年省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的50%要确保用于工业发展。提早做好十个省级开发区(园区)扩容提升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的若干意见》(丽政发〔20*〕53号),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着力提高企业入驻率。鼓励企业通过“零增地”技改,盘活闲置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行业共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各方面技术力量凝聚作用,每年选择若干个重点行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创建市级以上行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实验中心和检测中心。深化“四外两基地”建设,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载体,鼓励创建产业研发与服务机构,重点建设一批孵化器和创业园,实现产学研的对接融合。在现有十大产业集群中选择几个产业链较为完善、产业规模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