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整合改造主要着眼满足周边10万人口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改造建设向纵深推进,其文化定位成为**品牌成熟的重要标志。一是以**公园和**中心广场为轴心,凝聚文化氛围。建成的**公园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其中水面5万平方米,绿地4万平方米,是**市首座多功能、开放式的大型社区公园,也是华东地区首座“活水公园”,被老百姓称作“水上客厅”。**公园改造建设以水体为中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市民广场、生态公园、文化广场和运动休闲广场4个区域。改造后的**公园成为集水景、市民休闲广场、游乐区、特色街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水体公园,成为**居民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是**商业文化中心的点睛之笔。二是以**社区体育中心为牵引,以文化站为支撑,推动社区群众文体网络建设。体育大厦占地12000平方米,地上10层、地下1层的现代化体育大厦。大厦内将开设羽毛球、篮球、跆拳道、瘦身、街舞等体育健身项目,与品牌俱乐部合作,招收青少年学员,组建专项体育代表队,使其成为一个集康体健身、体育休闲、竞技赛事及体育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健身场所。以区文化馆和街道文化站为中心,推进文化网络建设。为了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的发展相匹配,街道提出了打造“一站九点”的文体网络设想,着力推进社区文体队伍建设。现在每个社区都建成了多功排练厅、阅览室、读报室等场所,旨在培养社区文化骨干,带动群众性的文体活动。社区文化队伍在建设5支队伍的目标任务下,整合社区资源,重点建立像腰鼓队、棒球操队、健身球队等易学易会易发动群众的活动。通过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比赛,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与荣誉感,提升社区文明素质。三是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事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社区教育初见成效。街道成立了社区教育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老年大学、青少年法制学校、科普大学等一批社区教育的载体,加上辖区内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区级载体的大力支撑,构成了社区教育的主阵地,居民素质教育氛围已初步形成,奠定了**作为**北部的文化中心地位。四是挖掘文化资源,倡导“街道—社区—群众”共建大社区文明。要积极引导建立“街道—社区—群众”多层次的文化网络。积极融合各级文化资源,共同推动大社区文明建设,努力提升与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相匹配的文明素质。另一方面,要建设独特的社区文明。通过加强对社区教育、文化团体的引导和扶持,活跃社区文化、熏陶居民道德、培养文明素质,营造社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氛围,构建独特的社区文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