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招商一批、管理一批、更新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的“五个一批”要求,围绕打造“两中心”(全国民营经济总部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目标,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对楼宇经济业态进行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层次提升,为全市拓展发展“新蓝海”、培育经济“新增点”,力争早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发展“三级跳”目标,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区联动。形成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推进机制。市里对楼宇经济发展做出总体部署,负责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协调、考核等工作。城区负责各项具体工作,调动街道(乡镇)、社区(村)的积极性,市区联动、四级参与、形成合力。
2、坚持市场先导。遵循经济发展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的供求信号和价格杠杆,调节楼宇经济业态优化配置,促进楼宇经济业态良性运行,推进楼宇经济业态的能级提升和业态结构的不断优化,推高楼宇经济业态发展的内涵式动力。
3、坚持重点突出。在综合分析**楼宇经济业态现有基础和未来需求的前提下,明确**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着重扶持和发展的楼宇经济业态及其布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企业主体力“三力合一”的作用。
4、坚持统筹布局。摒弃遍地开花、见缝插针式的旧模式,着眼于规范开发、提高效益和增强竞争力,统筹业态布局、优化结构,实施重点区块、重点楼宇的重点业态开发的有序推进模式,从而推进全市楼宇经济业态的合理发展和布局。
5、坚持创新创业。鼓励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运用创新型理念,在楼宇经济业态招商、管理、建设、规划、服务等领域提出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以创新求发展,以创业促富民,努力开创楼宇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三)总体目标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配置相结合,力争至2020年初步建立起层次完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2+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业态体系,基本实现打造“全国民营经济总部中心”和“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
1、业态层次完备。引进和培育一大批中高端国际服务机构;吸引更多的大中型民营企业总部和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区域性总部来**发展;电子商务等先进商业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武林、黄龙、湖滨等成熟商圈的业态继续得到提升;高起点谋划钱江新城、创新创业新天地等新开发区块的业态体系。
2、业态结构优化。金融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其在楼宇经济中的比重得到不断提升。力争到2011年,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其中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10%;市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gdp比重达到18%。
3、业态布局合理。建成以“两轴两核”为统领,“六心十三区”的业态集聚区为骨干,特色楼宇、重点楼宇为支点的一体化、有机发展的楼宇经济空间网络;各业态之间、楼宇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之间的联动机制通畅、有效;各城区之间业态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服务业集聚区、都市工业区建设实现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
五、发展路径和业态选择
(一)发展路径
1、区域一体化:统筹兼顾、错位发展,形成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错位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差异化战略与合理定位战略。各城区、重点区块应在努力分析各自现实条件、优劣势的基础上,对业态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便都能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主城、副城、组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