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为都市文明的代表,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服务业规模持续增长。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生产者服务业的带动下,服务业逐渐占据统治地位。②制造业在转型中发展。制造业的比重虽然下降,但仍然是美国第三大工业中心,以服装和出版业等都市工业最盛,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业中心之一。还针对制造业出台保护性政策,保护并激励工业空间供给。③产业集聚现象明显。产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功能核心区,以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贸易集群,以第五大道为中心的商业区,以及中城的商务区、钱伯斯和休斯敦之间的高楼工业区、西区的妇女时装中心等。
2、伦敦: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金融、房地产、商业占主导地位,休闲服务业、创意产业等发展迅速。共有277家外国银行在伦敦设立分行或子行。能够与制造业很好互动的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支撑了制造业的档次。②服务业集聚发展。服务业多点集聚发展是伦敦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有国际商务与金融核心区域伦敦金融城,也有英国零售和戏剧中心伦敦西区。③以都市型工业为主导。工业总量比重低,但仍然是英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印刷、机械制造等具有很高水平。其中印刷出版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1/2强。与英国其他城市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明显高,高技术工作岗位超过一半。
3、东京: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多层次、网络化发展特征明显。构建了“多核多圈层”结构,由市中心区、8个副中心区、9个外围特色新城组成完整体系。②总部经济十分发达。在日本的外资企业,约75%将总部设在东京,是拥有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③生产者服务业发达。金融贸易商业所占比重相对要少,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者服务所占比重较大,突出的是产品研发部门。④交通驱动作用明显。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东京西郊新宿建成了与东京都内所有地铁相连接的巨大交通枢纽,使新宿在经历城市边缘区、综合交通枢纽后成为日本规模最大、现代服务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
4、香港:亚太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其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特点:①阶段性特征明显。近100多年来经历了从贸易转口港、工业化经济到多元化经济、服务经济的转变。②服务业发展迅速。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各项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商机,特别是在贸易、货运、仓储、金融、法律及会计等方面。③制造业相对稳定。印刷出版业和服装业是香港最主要的两大工业。尽管制造业在香港经济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是利用内地的外包加工服务,近年香港的制造业表现较为稳定。④总部经济发达。超过3200家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主要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中介服务、金融、制造业、运输及相关服务等。
(二)对**的启示
1、强调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产业的过程,就是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壮大过程。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是国际大都市实现对外影响与控制的方式与主要途径。从纽约、伦敦等城市都可以看到,直接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者服务业强劲增长,成为促进城市就业、带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尤其是金融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繁荣是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对于正处于城市化、国际化进程中的**来说,发展楼宇经济必需重视提升服务业的层级和国际化水平,要加快现代服务业态发展。
2、做精做专都市工业。在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对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制造业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国际大都市在某些制造业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