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效应的创新企业团队。完善产学研联盟的运作模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快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渠道和办法,继续加强与兴泸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合作,建立信息互通、项目互荐机制;组织好我市企业和项目参加“第二届中国西部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推进会”,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大力提倡和鼓励银行、风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投融资业务。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上市融资服务,按照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探索配套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搭建科技金融的桥梁。四是进一步落实技术创新财税优惠政策,重点抓好技术开发费(抵扣所得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等科技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发挥政策推动创新的积极效应。五是继续抓好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重点抓好示范企业信息技术成果的推广,在大型企业着力抓好“甩图纸”和“甩帐表”示范,在中小型企业抓好单项技术的应用,推动我市企业信息化进程,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六是大力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能力。指导、帮助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建设,持续开展“科技人员企业行、创新方法企业行、专利标准企业行”活动,加强对基层、企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二)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之光行动计划深入实施
一是根据“四个四”战略的实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工作,抓好“科技之光行动计划”最后一年的实施,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二是强化“科技之光行动计划”的目标考核,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同时做好“科技之光行动计划”实施五年来的总结和十二五科技成果转化规划的编制。三是加强重大科技转化项目的过程管理与跟踪服务,确保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顺利推进。四是强化科技之光行动计划的支撑保障,整合各部门资金、人才等科技资源,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对项目的投入,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和研发经费的政策引导,促进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公共科技资源的社会共享
一是建立科技部门与经济部门、行业部门在科技管理中的协同机制,加强对区域创新发展进行总体布局和分类指导。在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上要更多地发挥部门、行业的积极性,形成共同推动科技发展的合力。二是建立科研基地(机构)、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统计)、自然科技资源等公共科技资源信息系统,从资源信息公开,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推进科技资源管理单位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重点抓好以**长江液压件责任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市国家高性能液压件产业化基地”和“工程机械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三是依托**老窖“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酿酒生物技术省重点实验室及**酒业集中发展区 “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国家水稻分中心、**医学院电生理重点实验室等,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和全市科研仪器共享平台。
(四)继续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依靠科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是面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针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科技需求,将城市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重心下移,引导人才、技术、项目、资金、信息等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和辐射。二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按照“集聚创新要素、壮大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