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建立科技经济相互融合、双向互动的产业型科技创新体制,形成科技主动融入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主动依靠科技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的同时,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骨干和生力军作用,整合创新资源,构筑产学研相互融合、多向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源头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问题。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培育形成一批创新能力突出、产业优势明显,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企业团队。加快建设产学研联盟,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鼓励开展各种方式的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为产学研合作开发出的产品找市场、寻出路,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快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转发省科技厅等8部门关于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与服务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积极探索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渠道和办法,继续加强与兴泸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合作,建立信息互通、项目互荐机制,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银行、风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上市融资服务,按照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探索配套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搭建科技经济结合的桥梁。四是进一步落实技术创新财税优惠政策,重点抓好技术开发费(抵扣所得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等科技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发挥政策推动创新的积极效应。五是继续抓好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重点抓好示范企业信息技术成果的推广,在大型企业着力抓好“甩图纸”和“甩帐表”示范,在中小型企业抓好单项技术的应用,推动我市企业信息化进程,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六是继续开展创新方法进企业、进校园活动。
(三)发挥科技对改善民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高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
一是实施科技服务民生工程专项行动。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系统设计、优势集成,典型示范、区域推进”的思路,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重点,以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技术集成示范为主线,以示范基地、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继续抓好古蔺、叙永贫困县少数民族风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多态性研究为重点的地方病防治行动、防灾减灾科技行动、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行动和江阳区长江沿岸景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二是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把科普工作从活动型向常态性转变。结合每年“三下乡”、科普活动月以及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按照城乡统筹科技促进行动的要求,加强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和认定工作,整合相关部门力量,积极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和专家深入农村第一线,有针对性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把科普工作与科技宣传工作紧紧结合在一起,办好《**科技》、《科技信息》等刊物,围绕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开设科普教育网页,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数据库,通过电视台、报刊、网络等现代媒体,将科技传播到千家万户。三是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城乡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四)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之光行动计划深入实施
一是根据“四个四”战略的实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科技之光行动计划的实施重点与内容,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二是强化科技之光行动计划的目标考核,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改革管理和考核方式,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三是加强重大科技转化项目的过程管理与跟踪服务,确保重大科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