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遵循“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基本思路,正确处理保护生态和加快发展的关系,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坚持以农户建园为主,农林场和企业建基地为补充,加快发展酿造葡萄,示范推广红枣,积极探索节水增收与生态安全相结合的林果业发展模式,突出农户在特色林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全力实施计划(户均2座棚、3亩特色经济林,人均1亩高效节水大田,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力争用5年时间,把特色林果业培育成全乡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阳光产业。
(二)发展目标:
1、基地建设目标。全乡酿造葡萄面积达到3000亩,红枣面积达到2000亩,特色林果业总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
2、产业发展目标。全乡特色林果产业总产值超过3100万元。其中:酿造葡萄年产量达到5600吨、年产值1500万元;红枣年产量达到3200吨、年产值1600万元,初步建成产品结构合理、区域优势明显、竞争实力较强的新型林果产业体系,农民从林果产业中获得的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3、技术管理目标。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高起点建设,高标准推进,稳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尽力缩短建园周期,提高综合效益,进一步规范无公害栽培、整形修剪、果品采收、贮藏加工以及经营销售等管理环节,实现林果业高效优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格局。
二、区域布局
按照“两翼葡萄中片枣”的总体布局,坚持“宜葡萄则葡萄、宜红枣则红枣”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尊重群众意愿、合理布局品种。
酿造葡萄以黑山、扎子沟、东风等村为重点,分户建园区,规模建基地,逐步构建以民武公路为轴线、以沿线村社为依托的酿造葡萄基地。红色品种以赤霞珠、黑比诺为主,白色品种以意斯林、霞多丽为主。红枣以上案、新地、野马泉、下案、红旗、双桥等村为重点,以矮化密植枣园、枣林网为主要发展模式,扩大基地建设规模,重点推广灰枣,适当发展骏枣、圆枣。
三、建设重点
1、培育示范基地。按照“栽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品种优质化”的原则,立足我乡实际,采取“政府扶持,群众参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广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栽培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力争做到科学布局、规模建设、整体推进,示范引导、扶持发展专业村、专业社、专业户。
2、推行规范化栽培技术。坚持规模化发展,实行精细化管理,提升综合效益和整体水平。建园第一年,在留足1.2米宽的营养带后,可间作蔬菜、豆类等低杆和低耗水作物,严禁间作玉米、葵花、小麦、瓜类、葫芦等高杆、高耗水和大叶类作物,特别是在树盘中不能套种任何农作物。红枣实行矮化密植,定植沟以南北向为宜,宽80厘米、深30厘米,定植穴50厘米见方,株行距1.5×4米,每亩110株。酿造葡萄立架、定植沟方向为南北向,沟宽、深各80厘米,回填施肥使定植沟成深25厘米、宽80厘米的平底沟状;定植穴为30厘米见方,株行距1×3米,每亩220株。
3、推广节水灌溉实用技术。坚持水权总量不突破,科学调整农林比例,合理调配水权。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力度,全面普及地膜覆盖、管灌、小管出流、滴灌相结合的节水灌溉措施,减少单位面积用水量,提高单方水效益。积极推广“秋季开沟活土、打穴施肥,冬季积雪补墒、低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