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对农村名师的奖励和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学校预算内经费倾斜力度,加大教育统筹基金调节力度,尽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按照原定的“一硬二改三化”工作规划,再投入100万元对村完小进行全面的绿化、硬化,全面完成我区的“一硬二改三化”工作。继续推进完小教育现代化建设。继续开展“贫困生扩面工程”和“爱心营养餐工程”,做好弱势群体的资助工作。进一步做好城区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把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抓到实处,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区农村学校的受援覆盖面达到100%,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四)致力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一是抓农民健康工程。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计划 20*年人均筹资达到100元。继续抓好免费健康体检工作,提高体检质量,注重后续服务。加强对农村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等的巡查监管和食品、饮用水卫生的监测,保障农村的卫生安全。二是抓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着力抓好疾控中心大楼、区妇保所、洪家街道卫生院、三甲街道卫生院扩建工程等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一个覆盖所有人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继续加强食品安全、职业卫生、医疗机构等监管工作。切实做好艾滋病、霍乱、伤寒、狂犬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三是抓好医疗救助水平的提高。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抓好医疗救助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整合资源,程序简化,降低门槛,衔接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医疗救助内容,实现医疗救助由临时性向制度性转变,实现 “医前救助”逐步由“医后救助”向“医中救助”和“医前救助”转变。同时,高度重视做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低保边缘户的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五)致力于解决群众居住环境问题,不断加大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全面推进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按照“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启动实施新一轮“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重点是要加强对村庄垃圾清理、卫生改厕、道路硬化和污水处理。全面推进成片连线村庄整治建设,重点要在沿线整理、墙体彩化等方面要取得新的成果。继续推进“村村清”工程建设,重点要抓好主干道沿线整治。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督查考核力度,进一步形成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努力改善群众关注的城区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多城同创”活动,抓好示范街、规范街建设,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建成区“五小行业”整治,抓好海门、白云、葭沚三街道的拾荒者聚居区建设,改善周边环境;逐步解决城区“黄水”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分年对一批小区实施改造;加快椒江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实施城区白云、横河、翠华等老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城区水环境整治。三是提高供给保障能力。继续实施农村低保家庭危旧房改造,严格执行土地出让金收入2%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规定,扩大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受益面。加快椒南和椒北两个供水设施建设,加快供水二期椒南泵站至三甲、下陈、洪家三个街道的总管建设,加快椒北净水厂设备安装进度和椒北三期管线建设,提高全区供水保障能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六)致力于解决一些社会治安状况突出的问题,着力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确保社会稳定。
当前,首要任务是要抓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