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力于解决城乡群众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以创业促进就业,努力构建三大体系。
20*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区”这一目标,努力构建三大体系,即构建城乡统筹的就业创业促进体系,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加快实现椒江劳动保障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深入贯彻《就业促进法》,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认真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着重做好农村低保家庭、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探索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动态消除的长效机制,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把推动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出台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扶持创业的作用。全面实施创业培训,结合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实行定向招工,定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把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登记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纳入创业培训范围,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继续举办面向全区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洽谈会,全年举办至少二次大型就业再就业洽谈会。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8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二是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不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进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进程。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参保人员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问题。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职工最低工资。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原城镇集体企业未参保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巩固并扩大工伤保险扩面成果,确保工伤保险扩面参保人数达到16万人目标任务的完成。深入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努力实现新增的被征地农民“即增即保”。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新机制,逐步实现社会保障从城镇为主向覆盖城乡转变。加强基金监管制度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金保工程”,促进社保基金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公开化。三是全面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我区民营经济活跃,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将对我区劳动保障工作形成新的挑战。20*年是劳动保障法制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的法律先后付诸实施,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少等因素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造成直接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企业社保支出等劳动成本加重,压力明显加大,必然伴随着一个艰难的磨合过程。在此背景下,我们要高度重视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加快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加快建立预防拖欠和保障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严密加以防范,确保不发生因欠薪而引发的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继续加大劳动执法和整治力度,开展以打击非法使用童工为主要内容的“春苗行动”和以清欠民工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春雨行动”。以《劳动争议仲裁法》颁布为契机,深化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改革。依法及时公正处理好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切实减少群体性劳动纠纷和争议,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致力于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深化发展分层分类和新型社会救助,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关注民生,必须关注最困难群众,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