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健康教育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基层网络,开发适用的健康教育资料,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一)制作各种实用、有效、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资料,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各项健康教育活动服务。
1. 储备应急健康教育资料,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合本地历年多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有针对性地制作并储备抗洪救灾应急资料和其它急性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资料。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制作资料并迅速分发至疫(灾)区。
2. 科学、规范地制作、使用常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收发上级各类健康教育资料,制作下发适合本地的各类健康教育资料(宣传单、小册子、宣传折页、宣传画等)。
3.做好资料使用情况督导和效果评估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资料的重要作用。
(二)贯彻落实《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2010)》的各项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专兼职队伍建设。完善我区健康教育信息网络,加入省级健康教育网络交流平台。区健康教育所对基层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区疾控中心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健康教育的人员、经费、设备、用房等工作要素。
(三)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群众参与各类卫生日活动。各单位尤其是区疾控中心根据宣传主题,结合本地实际,今年至少开展3个内容丰富的卫生宣传日活动,在我区新闻媒体有报道,提高广大群众相关健康知识的认识水平,促进其改变相关的不良健康行为与习惯。
(四)加强新方法、新载体的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健康生活管家短信平台,力争把该短信系统打造成我区健康宣传的一个品牌。继续在*商报的“今日*”开设“卫生与健康”栏目。编印《健康教育读本》,以户为单位下发到全区各街道居民手中,同时,每2月编印一期“卫生与健康”宣传墙报。
二、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确定城市、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监测点。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一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要以家庭、街道幼儿园、及老年活动室为主要阵地,以讲座、培训为主要方式,辅以墙板、专栏、卫生报刊、卫生标语等对家庭主妇,离退休人员,青年,个体户等人群,进行生活方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卫生法规、妇女卫生、儿童保健、营养卫生、安全用药、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传染病、多发病预防的宣传教育,每月不少于1次。通过宣传教育,居民健康知识测试知晓率≥70%;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70%以上;职业卫生、女工保健知识培训率80%以上。
我区作为国家健康素养城市监测点,区疾控中心要精心组织,按要求完成2个城市社区,400份问卷,以及1个农村社区的健康知识、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调查。
区健康教育所举办由社区从事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参加的业务培训1次以上。
三、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
督促教育部门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国家教育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城区中小学全面开设健康教育课。以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预防意外伤害等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并通过学校向家庭、社区传播健康信息,促进全社会成员的健康。要求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80%以上。新增一所健康促进学校。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和“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开展创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暨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项目健康教育示范乡(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