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两创”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继续推动街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继续鼓励“零”地技改,提高亩产贡献率。在当前面临从紧宏观环境和各类要素制约下,我们将努力整合现有资源,以“亩产论英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和投资强度,积极提升集约发展、创新发展水平,切实推动产业与空间、项目与地块的有效对接。鼓励支持企业采取翻层、改建等方法对原厂房进行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新厂房建设中采用多层标准模式,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降低企业初创成本;鼓励支持各村在村留地开发过程中引进一些效益好、潜力足、污染低、用地少的新兴企业。
2、继续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充分运用民营企业灵活的先发优势,鼓励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示范效应的知名领军企业。继续加快科技创新服务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为主转变,引导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和创新管理来降低成本。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创建技术研发和工程技术中心,通过合作研发、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等途径,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创业创新能力,更好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产生品牌效应。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市场并购、企业上市,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3、继续深挖存量企业潜力,加快推进梯度开发。全力支持街道医药化工、金属机械、针织服装、水产加工、商品混凝土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新兴产业的调研和梳理,做好归类、引导、扶持和服务,培育新兴产业支柱,进一步提升我街道产业层次和产业竞争力。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培育“第二梯队”企业,极力扶持前景广阔,效益优良,市场优势明显的中等规模企业,努力健全多门类、宽领域、低能耗、高效益的街道工业经济新格局。认真抓好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服务业品牌意识的培养和建设,扩大*现代服务业的知名度,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吸引力和集聚度,努力探索和发展“园区经济、总部经济”
4、继续做好协调与服务,精心培育“楼宇经济”。楼宇经济是房地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高度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发展楼宇经济,可以加速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的集聚,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09年我们将继续做好协调与服务工作,全力推进新明半岛、云顶蓝亭、西锦御苑、文华大厦、同人阳光、瑞景明苑等区块的开发,依托市高等教育工程、东方太阳城、82省道绿色通道、“三角地”新建以及中山西路延伸段景观改造,继续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科教服务、金融信息等服务性行业,支持和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方式,精心培育街道楼宇经济,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驾齐驱”的良好格局。
(二)统一思想认识,破解工程难题,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我们将认真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竭尽全力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努力化解群众思想偏差,集中精力破解工程推进各项难题。面对落户我街道市区两级重点工程数量多、任务重、情况复杂的现状,我们坚持重点工程用重兵,继续抽调机关干部充实到各征地拆迁指挥部,在人员安排、力量配置上全力支持指挥部的工作。同时要求征地拆迁指挥部的同志以破釜沉舟的勇气、背水一战的决心,倒排时间、细化任务,坚持思想疏导与强势推进并举,坚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