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优化结构为主导,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新跨越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围绕壮大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部件、现代冶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航空航天制造等潜力产业,积极落实37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续建、新建和拟建项目,全年完成区属工业固定资产投入72.4亿元,其中技改扩能投入20亿元。全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70亿元。通过项目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720旋扩管、宝仓钢管等重点续建项目,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加快推进中国一重、钢管公司和天钢扩能等重点新建、拟建项目,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个。积极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以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为重点,落实扶持政策,支持驻区国有、民营企业扩能发展。积极培育企业集团,重点扶持中小企业跨入亿元企业行列。年内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力争达到60家以上。认真落实奖励政策,支持更多企业争创名牌产品。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继续推进钢铁、商贸、航空三大物流业发展,大力发展商务商贸、会议服务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完成服务业投入45亿元,重点抓好上东壹街等16个投资亿元以上的续建和新建项目。全力提升物流产业,重点吸引总部型物流企业。加快建设软件园、华明商务区、新立商务区等综合开发项目,形成现代服务集聚区。积极推进华纳温泉会馆等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娱乐、会展等特色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发展。着力培育壮大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产业,形成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落实好房地产开发项目,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优化提升滨海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以花卉产业为主导的滨海农业科技园区,以循环、生态为主体的农业综合设施基地和生猪、观赏鱼等示范园区。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达到55家。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着力搞好经济板块建设。创新经济板块开发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财团,参与我区经济板块开发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加速集聚。整合*开发区内资源,提升整体形象,打造高水平园区。推进乡镇工业园区企业扩能改造和园区扩展。搞好散货物流区基础设施配套,保证重点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软件园服务外包项目招商和建设。引进知名企业作为华明商务区开发建设主体,高标准规划定位和开发。落实新立商务区土地整理和招商引资。加快落实临空产业配套区和航港物流区规划发展,实施土地整理,用项目推进开发建设。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海河中游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围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集团,构建互惠共赢的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占地少、投资大、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6亿美元,内资实际到位额100亿元。建立与滨海新区各经济功能区项目、产业的连接机制,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优势。完善项目跟踪服务等制度,全面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和效率。全年落实签约项目3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储备亿元以上后续项目50个以上。大力推进楼宇总部经济。支持各镇街乡和区直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开发建设楼宇总部经济载体1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更多企业入驻*。全区建设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