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努力扩大内需。坚持培育骨干企业与扩大产业规模相结合,以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大力开发地方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依托地方资源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到引进一个,留住一个,做大做强一个。重点抓好钼矿开发项目的一期工程建设。加大四方魔芋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力争达到年产值200万元。做好铁矿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突出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优势,力争引进萝卜或洋芋等绿色食品深加工企业1个。
(二)全力关心“三农”问题,千方百计保农民增收。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种植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强化支农服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努力打造“户成园、社成片、村成带、全乡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着力打造1-2个农业特色产业园,实施财政贴息政策,充分调动农户和业主的积极性,规范化建设生猪、黄羊养殖示范点2个,新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大户10户,抓好生猪品改工作,引进二杂猪10头,大力支持一批生猪、黄羊养殖大户,促进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突出地方特色产业,切实抓好蚕桑、魔芋基地建设,补植良桑300亩,实现产茧1800担,产值超200万元。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加强专业技术指导,扩大魔芋种植300亩,实现魔芋产值超150万元。扩大种洋芋基地面积300亩,以实现退耕还林项目为契机,扶持产业开发,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力争年内发展核桃500亩,培育核桃大户2户,建成500亩以上核桃园3个,实现干果业年收入突破100万元。加强农民法律法规及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务工信息,帮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保证实现劳务收入过1000万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小康生态新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农村投入,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搞好基本农田管护,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三)以灾后重建为契机,着力抓好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突出抓好交通发展。积极行动,认真抓好大水公路养护工作,认真做好通乡油路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一事一议投资投劳备碎石),为实施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完成百花村 8公里、桥板村2公里泥结石路建设,全面完成北环线(*至英萃)公路段建设任务,各村在6月底确保全面完成灾后永久性住房建设任务;切实抓好新场镇建设。抓好新场镇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街道,结合河道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搞好场镇环境卫生整治,完善配套公益设施,积极鼓励有识之士到新场镇建房经商,大力繁荣商贸经济。启动政府综合楼重建;启动卫生院业务楼重建和中心小学校重建;抓好农电、广播、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通村有线程控电话线路建设;结合灾后重建和新村建设搞好沼气池建设,完成3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积极推行环保节能工程实施。认真抓好百花村、代弓村扶贫新村建设和群花村的万村扶贫项目的实施,实现农村生活环境有大幅度改变。解决农村480人安全饮水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努力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文明村社、文明单位、文明农户创建活动,桥板村创建县级文明村,*小学创建县级文明单位。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乡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切实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