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建管养并举,落实公路养护措施,加强路政执法监管,巩固公路建设成果。
3、加快推进农村恢复重建。坚持“六个一”建房新机制,继续强化建材特供管理,6月底前完成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重建。认真实施以工代赈、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整治病险水库15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万人,完成50%以上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实施1个“金土地”工程和5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建成1.1万口农村沼气池,着力恢复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㈤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1、深化各项改革。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严格土地、矿权出让程序。稳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完成县食品公司、县印刷厂、三江锅厂的破产终结,抓好县氮肥厂的对外招商重组。进一步抓好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精心筹办全国现场会。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心,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乡镇兽医管理体制、农村水务管理体制等改革,实施农村客运市场运力重组。继续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力争在产业互动、投资融资、公共服务、就业保障、财政体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积极实施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新机制,构建“一办两中心”运行模式,减化程序、提高效率,阳光操作、防止腐败。
2、提高开放水平。深入开展环境建设,着力打造开明开放的人文品牌、优质高效的服务品牌、诚实守信的诚信品牌、永续发展的生态品牌,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加强与市驻外招商分局的紧密协作,整合招商资源和力量,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招商格局。大打资源牌、重建牌、合作牌,以项目运作为主线,积极开展定点招商、展会招商、产业链招商,有选择性招大商、招好商。进一步深化项目基础工作,不断研究编制新项目、大项目,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深化全民创业活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活发展潜能。
㈥以壮大地方财力为主线,加强财税金融工作
坚持依法治税,运用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管好煤炭税费,加强对机遇税、零散税的征收管理,提高税费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理财,严肃财政预算刚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深入研究、及时对接上级政策,科学编报项目,大力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切实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支持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实红城担保公司资本金并实施股份制改造,深化与市农行等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县建设,增强地方融资能力。
㈦以实施民生工程为载体,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深入实施以教育助学、劳动就业、扶贫解困、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民生。
1、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力抓好学校恢复重建工程,确保秋季开学学生都能坐进永久性教室;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卫生、计生事业,实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公共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