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
1、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创新园区投入机制,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着力提升南阳万亩果草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重点打造东河现代畜牧产业示范园和双汇汶水蚕桑标准化示范园区,示范带动特色农业发展。年内,出栏生猪65万头、羊9.5万只、小家禽260万只,新建茶园2万亩、核桃园2万亩、桑园3000亩、三木药材8500亩,产茶叶1300吨、干果4500吨、水果2.1万吨、蚕茧1100吨、中药材8500吨。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以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为核心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动植物检验检疫力度,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认真开展万亩粮油高产示范创建活动,稳定粮油生产。
2、扎实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以灾后农民永久性住房重建为契机,以集中安置点建设为重点,按照“四新一建”的目标,坚持联村连片、成带成规模推进,新启动30个生态小康新村建设,重点抓好东河石坝和渔林、张华九台和松浪4个示范村、6个重点村和20个一般村建设。
㈢以旅游产业为重点,繁荣发展第三产业
精心筹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暨“绿谷红城”旅游推介会,乘势激活*旅游市场。强力推进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建成红军城游客接待中心及配套景观、鼓城山——七里峡和苍王峡国家aaa级景区,加快推进鹿亭茶文化·温泉乡村旅游带建设,启动红军城遗址群文化旅游园建设、鹿亭温泉创国家aaa级景区、苍王峡申报省级地质公园工作。加强旅游接待能力建设,新开发10种以上旅游商品,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认真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建成摩尔鹏达购物中心、川北建材批发市场,加快*宾馆创四星级旅游饭店步伐,完成米仓山大酒店创三星级旅游饭店工作,做大做强一批第三产业龙头。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㈣以灾后重建项目为依托,着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面貌
1、加快推进城镇恢复重建。高水平规划建设,建成清江湖、继红广场、黄洋河堤、东河橡胶拦水坝、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完成沙坝路及环城北路、庆寨路、石桥路、滨河北路延伸段、滨河中路西段等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启动新华街水网改造、大中坝河堤、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抓好以学校、医院、乡镇党政机关办公楼为重点的公共房屋的恢复重建,加快天星、化龙场镇的迁址重建和五权、盐河场镇的原址重建。基本完成城镇受灾居民房屋维修加固和集中安置重建工作。提高城镇综合管理能力,统筹抓好建筑工地、道路施工、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的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2、加快推进交通恢复重建。强化协调服务,支持广巴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进度。大力实施交通网络优化工程,启动省道202线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力争建成万(家)毛(坝河)出境路,启动实施两(河口)陈(家岩)旅游路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恢复重建,新建90公里通乡油路或水泥路、300公里通村公路、4座农村桥梁、3个乡镇客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