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按照均衡优质要求,合理调整初、高中教学资源,推进示范幼儿园和一级幼儿园创建工作,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完成区第一中心小学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区教育发展水平。按照切实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要求,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提高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水平,区二级医疗机构整合建设启动实施,积极推进半淞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建成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发挥各级红十字会作用,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健康城区建设。加强实有人口综合管理,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依托市、区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继续办好国际艺术节“天天演”等各类文化活动,鼓励支持文艺团体积极创作和演出新戏,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充分体现文化亮点,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杜绝非法、引导有益、鼓励健康、扶持新兴的要求,落实文化市场管理措施。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围绕北京奥运主题,以迎奥运火炬传递等大型活动为契机,以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和体育场馆为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重视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加大重点体育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力度。按期推进*体育馆改建项目。
加强科技、人才和信息化工作。全面落实科教兴区各项任务,加大科技专项经费对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的投入;认真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工作成果,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人才信息采集制度,加大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快构筑人才高地,不断满足打造“经典*”的人才需求。积极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加强信息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城区信息化水平。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和谐城区建设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相处、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积极做好扩大就业工作。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观念,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网络,拓宽就业渠道,推进青年职业见习与创业工作,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和援助机制;积极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和“促进就业先进企业”创建活动,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9600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13370人以内,技能培训13000人,“双困”人员安置率达到100%。加大《劳动合同法》、《促进就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建立健全一线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坚持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制度健全、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帮困托底机制,加强低保与就业联动,切实做好廉租房配租工作,进一步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按照丰富服务内容、规范机构管理的要求,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社会参与协助的老年人照顾体系,进一步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做好助残工作,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加强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