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改造新模式。坚持“拆、改、留”并举,继续实施零星地块改造,积极推进旧住房功能性综合改造试点,尽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深化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调控作用,坚持前瞻性和操作性相结合,进一步优化规划编制工作。一是结合“一带三区”功能布局,按照提升楼宇品质和集聚度的要求,完善商务楼建设、老大楼开发的综合配套规划。二是把握世博举办和浦江两岸开发的机遇,抢先一步,超前谋划,加强世博后续开发、*江沿线功能定位优化的规划研究,为城区的持续发展早做准备。三是根据*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城区轨道交通站线密集、市民出行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的趋势,按照开放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要求,抓紧做好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步行系统的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加快形成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区步行系统。
(四)进一步加大城区管理力度,努力改善城区环境
坚决按照世博环境整治的要求,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继续加大城区管理力度,切实整治城市管理顽症,改善市容环境面貌,努力营造*城市中心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积极开展市容环境整治。以迎奥运、迎世博为契机,以重点地区和重点道路为抓手,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增强工作合力,加大对无证设摊、流浪乞讨、乱占人行道和违章搭建等城市管理顽症的整治力度,加强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和停车管理,强化渣土垃圾监管,结合市政道路拓宽做好架空线入地和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工作,推进市容环境示范区域建设,全面提高城区市容环境管理水平。
加强交通整治和管理。完善交通分流方案,强化交通组织、指挥疏导、执法整治、事故防范和安全宣传,最大限度地缓解外滩交通综合改造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对城区交通组织带来的严重影响。积极实施道路整修工程,推进豫园等重点地区地下停车设施建设,调整设置不规范的书报亭、电话亭和彩票亭,进一步改善交通秩序。
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方向,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着力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领域节能管理,积极开展南京路步行街和豫园商城节约型达标商业街区创建活动。加大违法排污、餐饮油烟气、无证燃煤设摊等专项整治力度,完成15个住宅小区生活污水二级处理设施纳管改造工程,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新建公共绿地5000平方米、专用绿地1万平方米、屋顶绿化1万平方米,全面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使城区环境总体质量达到全市中心城区先进水平。
提高城区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范风险、抵御危机、防灾减灾的意识,完善城区应急管理运作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事故的监测预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措施,切实做好防空、防灾、防震和防台防汛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城区文明程度
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高度出发,扬长避短、注重内涵,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科学事业,为打造经典*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市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学习型城区建设为抓手,以迎奥运、迎世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以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市民讲坛等为载体,在单位、社区、家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继续实施都市型精品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度,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