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坚持把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优质楼宇建设,加速现代服务业集聚,推动传统产业功能提升,形成各种产业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准确定位、差异竞争、引进龙头、加快集聚、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的要求,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依托,集聚发展以金融、航运(物流)、中介、信息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外包领域,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高地。要做深做透金融服务业,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外滩金融贸易区为重点,进一步集聚证券、基金、保险、期货、黄金交易延伸服务等金融机构,形成与陆家嘴错位互补、协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要做大做强航运物流业,充分发挥航运物流业总部高度集聚的优势,加快引进国际货代和航运物流配套项目,不断提升航运服务功能;要做实做优中介服务业,加快集聚咨询、审计、会计等高能级机构,努力培育全国知名品牌,形成竞争优势;要做精做细信息服务业,以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为重点,依托科技京城,加强市区联手,进一步拓展产业孵化和资源集约功能。要积极培育教育培训、卫生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联动发展商旅文产业。以奥运会举办为契机,结合法定节假日调整的新情况,积极开展各类节庆营销活动,进一步做大假日经济规模,促进商业、旅游、文化产业间的融合互动,不断提高产业能级和水平。大力发展商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引进具有国际先进营销理念及管理模式的知名品牌和新型业态,促进商业档次和品位的提升;继续做强做优“老字号”品牌,健全网络,创新机制,鼓励支持老品牌有梯次地稳步向外扩张。积极开发旅游精品项目,提升都市旅游业品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品牌,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深入研究世博举办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带动作用,加强商旅文联动,努力放大世博效应。
加快高品质商务楼宇建设。把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与加快拓展城区功能相结合,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优化房地产业开发结构和土地供应结构,继续加大商务楼宇建设力度。坚持“筑巢引凤”与“腾笼换鸟”并举,积极创造条件,完善项目推进督促机制,加快开发增量,有效调整存量,优化楼宇质量,为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高品质载体。一是积极推进“一带三区”在建商务楼宇建设。按计划实施外滩沿*江发展带洛克菲勒、萨克斯第五大道百货等项目建设,确保半岛酒店完成土建施工。加大南京路地区雅居乐国际广场、泛太平洋大厦等商务楼宇建设力度,确保5幢楼宇按期竣工。加速推进豫园地区英皇明星城、香港名都等项目建设,确保福都商厦年内竣工。二是加快实施老大楼置换改造。充分发挥老大楼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按照统盘考虑、整体定位、多方联手、利益共享、市场运作、国际招商的要求,积极推进179地块开发和大生、先施等老大楼置换,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高档会所、高档餐饮、高档精品酒店、高档品牌旗舰店入驻,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
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稳妥有序推进集团公司改革重组,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战略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加强依法监管,进一步规范重大决策和产权转让行为,完善动态监管、考核评价、预决算管理、内部制衡和责任追究等五个体系,切实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努力提高区属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从市场准入、政府监管、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