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促进创业和就业工作。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更好地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青年见习活动,切实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积极储备一批就业岗位,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9600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13240人,“双困”人员安置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加强对企业停产歇业和破产倒闭的预警监测,妥善处理企业劳动纠纷,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进一步扩大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积极探索帮扶工作新路,健全帮困救助机制,努力把更多处于政策边缘的困难群体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按照市政府统一政策,全面实施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以下、人均月收入800元以下困难家庭的廉租房配租工作,并逐步提高实物配租比例。继续优化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打造500米半径的社区为老服务圈,为105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开展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区创建活动,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
认真为民办好实事。坚持把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并切实把实事办实、办好。全面完成新确定的1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解决一些群众急难愁问题,加快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方便群众日常生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坚持育人为本,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积极创建新一轮名师工作室,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加快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启动*市实验小学扩建和大同中学学生宿舍建设项目。继续做好公办学校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工作。推进医疗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加快二级医疗机构的整合迁建。以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全科团队建设为重点,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全力抓好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置。进一步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国际音乐节、国际艺术节等平台,加快扶持和培育一批大众化、公益性文艺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启动区文化馆迁建工程,基本完成*会馆史陈列馆项目建设。围绕“全民健身与世博同行”主题,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抓好竞技体育发展,积极做好第4届全国体育大会和14届市运会等重大赛事的备战工作,认真办好区第3届运动会暨第2届残疾人运动会。抓紧实施区工人体育馆项目建设。
加强科技、信息化和人才工作。充分发挥科技京城的集聚优势,加快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支持科技创新领先企业发展,提高科技企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继续做好科普工作,启动区科技馆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结合政府门户网站开办英、日文版工作,强化网站办事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变“指标管理”为“条件审核”,加快引进以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
(五)千方百计促和谐
坚持把加强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增强维稳工作合力,认真落实各项社会管理措施,努力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进一步改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快社区“三个中心”建设,建成外滩、半淞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