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外滩33号、益丰大厦、204号地块、外滩镶牙工程项目进入施工,596号地块完成动迁、8-1地块完成招标出让;*路地区要完成一百商城、王宝和大酒店(二期)、解放日报新闻中心、大舞台广场、海怡大厦等项目竣工,推进恒基大厦、雅居乐国际广场(金昌摩尔大厦)等项目建设,加快163号、179号地块启动开发;豫园地区要推进546号、豫泰、确城地块动迁,完成福都商厦竣工,推进英皇明星城、香港名都等项目建设。
推动“腾笼换鸟”。通过“统盘考虑、整体定位,多方联手、利益共享,市场运作、国际招商”,加速推进结构调整和功能重塑。要完成中丝亚太、*河百联仓库等约8万平方米的调整任务;做好“亿元楼”的培育和服务工作。密切关注华旭国际大厦、亚龙国际广场、廖创兴金融中心、宏伊国际广场、兴业大厦等重点培育楼宇;切实做好新一百商城、解放日报新闻中心、港博大厦、亚洲大厦、展中大厦等后续楼盘的跟踪服务。争取新增亿元楼1-2幢。
加大老大楼功能置换的工作力度,加强与市级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市区联手开展外滩一线老大楼的置换招商,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在老大楼内办公的行政事业机关置换出来,吸引更多的金融、中介、航运等现代服务企业入驻。努力使老大楼在置换过程中形成高端新业态、税源新增长,重点企业回归的多赢局面。
4.坚持多元发展,着力拓展商旅文产业
坚持多元发展,扎实推进商业、旅游业和文化娱乐业等产业能级提升,不断拓展各产业的内涵品质,增强区域经济抗风险能力。要继续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转变,发展品牌商业,提升商业能级。要及时把握奥运、世博商机,积极应对国定假日调整带来的新变化,精心策划市场活动,精心组织节庆促销,重点参与“20**购物节”,通过积极开展商业营销,努力促进消费增长,进一步扩大*商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抢占商业发展高地,力争引进品牌地区总部3家,国内外旗舰店3家,国际品牌50个,向外拓展老字号网点100个。
旅游业借奥运旅游之机,突出做好三个“品牌”建设。一要培育重点项目,扶植企业“品牌”;二要创新运作思路,巩固节庆“品牌”;三要开展旅游宣传,扩展*“品牌”。文化产业要重点参与*路和豫园地区的商旅文结构调整,提升文化在商旅文中的集聚度。要在全市率先试点启动豫园地区文化旅游规范景区建设工作,打造*商旅文结合的综合管理规范景区。通过品牌文化活动的承办和娱乐项目的引入,促进商业、旅游、文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联动发展。
加强都市产业园区调整建设,加速淘汰和迁移劣势企业,加紧旅游纪念品等创意产业发展,积极调整提升老仓库、老厂房特有功能。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要建立统计考核体系,推广试点工作经验,抓好重点商街节能工作,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确保全面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降耗双约束的目标。
5.深化综合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明晰集团公司定位和发展目标,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和重点行业集中。稳妥推进集团公司改革重组,实施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机制。同时,要加强国资监管,提高监管效能,不断提升经营决策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压缩亏损企业户数,切实提高国资运营质量和效益,力争20*年国资增值保值率达5%,实现国资收益收缴5200万元。
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36条”和“市政府38条”,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推进非公经济的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