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学科补课班。继续探索和筹划建立区教育培训基地,吸引更多更好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培养“培训品牌”,提高教育对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贡献力。
9、服务学习型城区建设。继续探索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的开放度。配合街道等相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支持、组织全区所有中小学将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符合安全要求的教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并会同有关单位做好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区内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全覆盖,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
三、坚持德育为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0、按照“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结合“二期课改”,充分发挥“两纲”在实施过程中的特色经验和优秀案例的指导作用,全面推进 “两纲”进课堂。完善和优化“两纲”课外教育活动框架,将“两纲”精髓渗透到课外实践中。充分利用区德育名师工作室等资源要素,创新育德载体,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
11、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创建良好的校园秩序,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有欣赏平台、情感走廊、休闲天地、才艺展示等体现人文关怀和班级特色的“温馨教室”。
12、以“加强德育过程管理,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主线,“研”字当头,服务基层。通过研究学校,构建学校综合社会实践体系,形成内容相对稳定、教育功能独特、教育效应良好的富有校本特色的教育资源。通过研究教师,以个案剖析的形式,探索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学生,关注学生道德情感形成的过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3、以迎接“20*年国际特奥运动会”的举办为契机,聚焦社会公共道德,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各类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主题教育,组织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我为你加油”主题教育活动。
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4、结合“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加快建立新的课程教材体系、考试评价制度,制定科学、客观、操作性强、实效显著的教学质量监控和流程管理制度,20*年9月实施。树立“教育质量是取信于民的基础”的观念,将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纳入校长的实绩考核。
15、做好市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试验区工作。以《学生成长记录册》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记录和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加强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坚持实事求是和诚信原则。
16、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效率和影响力。重心下移,促进课题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关注课改,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大科研普及指导力度,加强科研培训,推广优秀科研成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交流展示、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组织基层学校参加*市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评选。
17、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召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总结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典型经验,制定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把基础教育和“二期课改”架构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利用网络平台实行国际间的课程交流。
18、认真做好体育、科技、艺术等工作。协办好20*年10月国际特奥运动会轮滑比赛。结合“*区学生体育大联赛”,积极开展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