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关村科技园区*山园新媒体基地建设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续建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古城外国语学校综合楼建设工程、老山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新隆恩寺路建设工程、银河商务区配套道路建设工程、煤制气厂西路建设工程、重聚路建设工程等十项重点工程;继续推进五里坨路、西黄村东侧路建设;加快推进金顶山路、苹果园南路西段等8条奥运大修工程;积极协助市水务局推进五里坨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市相关优惠政策,深化落实《*山区关于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山园发展的办法》,制定并实施《crd企业和人才绿卡》等区域特色政策,解决企业人才后顾之忧;完善中介服务平台,支持中介机构发展,强化孵化器建设与管理,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投融资体系;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项目审批程序,简化办事程序;健全和完善企业"设立过程"、"建设过程"、"经营过程"等的全过程服务体系,使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强。
进一步加强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以奥运场馆周边为主线,加强环境整治,做好重点大街、奥运场馆、签约酒店周边和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周边环境整治,保障奥运期间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实施绿色奥运战略,完成60公顷的园林绿化和城市美化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建立既有建筑物节能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第29届奥运会*山区空气质量保障方案》,重点解决工业污染源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交通污染源的控制,督促高井、京能电厂全面完成脱硝工程,力争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进一步增加;全力做好奥运服务保障工作,并统筹谋划好奥运后经济,统筹安排奥运后的投资和消费,加强奥运场馆的建设维护工作,做好奥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四) 强化综合协调,早谋划早准备,积极配合首钢搬迁调整。
共同谋划发展大计。继续完善区委、区政府与首钢高层联席会制度,落实区政府与首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支持首钢主厂区基础设施改造,支持特钢南区和首钢二通厂区开发建设,共同推进苹果园交通枢纽改造工程;借助首钢搬迁调整契机,紧抓市委、市政府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加强与国家、*市重要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
做好就业安置等社会服务衔接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市*山区首钢职工就业服务中心"职能,为首钢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提供高效的服务,针对首钢分流人员专业性强、劳动技能单一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就业技能培训计划,缓解20*年首钢压产400万吨带来的4270名区内安置人员的就业压力问题。同时,尽管按照国务院相关批复精神,首钢于2010年完成搬迁调整工作,但针对首钢目前承担的数万职工家属区的供水、供电、供暖、物业等社会服务职能,要尽快研究制定承接、改造方案,早谋划,早准备,确保首钢搬迁调整的顺利实施。
(五) 强化以人为本,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全年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5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继续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推进衙门口经济适用住房、金三区廉租房建设,加快实施刘娘府、五里坨、老古城定向房地块的一级开发工作,对我区低保家庭廉租住房补贴做到应保尽保,同时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配售经济适用住房问题;加大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安排专项资金1.7亿元,与20*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