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规划,完成西环路城西、横峰段成片连线整治。继续抓好中心村建设,确保每个镇、街道至少有一个启动点,建成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3个、整治村75个、示范村35个。加大村留地开发力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百村绿化工程”,新增农村绿化面积3000亩。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60户,稳妥推进农民住宅“立改套”工作,加快农民公寓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整村培训工程,完成培训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深化村企结对工作,筹措合作资金1000万元,完成合作项目100个。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完成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深化殡葬管理改革,倡导社会文明新风。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安排48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2.1亿元。确保石松一级公路、76省道复线城南段、220千伏温峤变竣工投运,建成甬台温铁路*段,完成*围涂和长潭引水*配水工程新河、滨海段。加快推进104国道复线泽国段、金清新闸排涝二期、担屿围涂、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81省道松门过境段、新客运中心、白龙潭水库、220千伏东海变、110千伏坞根变等工程。抓好沿海高速公路*段、104国道复线大溪段、吴岙岭隧道改造、南海涂围垦、梅溪水库、白溪水库、太龙一级公路*段和肖浦隧道等工程前期工作。
四、围绕环保节能,全力推进环境资源人口相互协调
牢固树立“环境也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的科学理念,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严格强化污染防治。继续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生态市建设,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3个、省级生态镇2个。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湖漫水库库区截污工程。疏浚整治河道40公里,全面实施河道保洁。开展全市污染源普查,建成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初步建立覆盖全市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全面实施生态功能区规划,严格区域环境准入。深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防治,优化电镀和固废拆解业整体布局,严厉打击露天焚烧、非法电镀、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格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大力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密度和产出率。巩固违法用地整治成果,着力清理闲置土地。加强土地批后监管,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试点工作。做好节能减排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各项指标。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抓好节电、节水、节材工作。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风能等清洁能源,严格限制高能耗项目。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广泛开展“生育文明百村新”建设,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施婚前检查、婚姻登记“一条龙”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大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力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长效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
五、围绕优化服务,全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职能转变,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创业创新、科学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坚持民主施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积极吸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意见,完善群众建议征集、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专家咨询等民主决策制度。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充分发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