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确保粮油、肉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正常市场供应。加强人民武装、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
二、围绕“三个*”建设,全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突出自主创新,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整合发展资源,创新发展路径,加快培育“三个*”。
建设内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内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一要不断提升工业产业层次。把自主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搭建创新平台,争取每个主导行业建有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加快发展汽摩及配件、水泵空压机、船舶修造、家用炊具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鞋帽皮塑、水产冷冻等传统产业,着力扶持高新技术以及新型建材、数控机床、电动车等新兴产业,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实施“零地”技改“三个五”行动计划,即抓好500个纯装备投入项目、500个厂房改建加层项目,使“零地”技改投入占全部工业性投入的50%以上。完成工业性投入100亿元。鼓励企业争创品牌,新增省级以上品牌10个。深入实施“135”企业培育工程,继续开展“三百企业竞赛”活动,力争新上市企业1家。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征地拆迁力度,推进更多企业开工和投产,积极争取扩容。大力提高经济开发区和镇、街道工业功能区的发展水平,建成标准厂房16万平方米。进一步拓展建筑业市场,实现施工产值260亿元。二要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发展规划,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巩固发展西瓜、果蔗、葡萄、草鸡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大棚梨、食用菌等新兴特色产业。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继续推进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三位一体”工作,创建农业特色产业强镇3个、强村20个。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建设东部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范农(渔)家乐发展,新建农(渔)家乐特色村5个。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加快种子种苗、农民信箱等工程建设。认真落实粮食贴补政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继续抓好沿海防护林建设,推进10万亩生态景观林工程。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实施三产先导发展战略,促进城市产业升级,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城市新型核心商圈,促进城市商贸业发展。完成时代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商业街现代商贸业态。完成新区商圈规划编制,加快建设开元休闲街商贸核心区。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范壮大金融服务业,开拓新的金融服务领域。启动会展中心建设,办好第三届工量刃具展等一批特色展会。全面编制物流规划,重视大溪物流园区建设。完成工量刃具市场、装饰城等重点市场建设,迁建松门水产品市场。推进商业便民服务,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200家、社区24小时服务便利店10家。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加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启动长屿硐天入口处改造、硐天山庄和景区环线工程建设,贯通方山、南嵩岩景区,整合曙光公园周边景点,不断推进中部硐天、西部山岳、东部滨海三大旅游区建设。创新旅游促销方式,倾力打造“石文化”、“阳光文化”、“海洋文化”旅游城市名片。继续办好石文化旅游节暨海鲜节。推进交通运输、房地产、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产业的全面发展。
建设海上*,实施东部大开发。海上*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打造现代化临港新城,全面融入温台沿海产业带。积极实施*新港发展战略,扩大口岸开放,加快港口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