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实行电子化管理。加强协会和安置基地建设,新增安置基地两家,最大限度地帮教安置归正人员。深入排摸,挖掘归正人员先进典型,尝试归正人员“返助工程”建设。
(四)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完善刑罚执行体系。坚持公检法司定期调度会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探讨和解决衔接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加强社区矫正基地建设,组建一批高规格的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教育基地和就业基地。规范社区矫正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开展社区矫正档案评比活动。开展社区矫正联合执法检查,针对各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落实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提高矫治措施和方法的实效性,并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社区服刑情况进行考察。
三、继续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为和谐社会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一)继续规范律师管理。不断完善“两结合”的管理体制,今年争取成立*市律师协会*分会,建立协会管理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协会的行业管理作用。加强法律服务业诚信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开展执业监督检查活动,加大投诉查处工作力度,做到投诉一起,查处一起。不断规范法律服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对法律服务队伍集中教育整顿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梳理,从抓制度建设着手,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队伍的形象。
(二)引导法律服务参与和谐社会构建。发挥法律服务工作面向农村、贴近基层的优势,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总结松门镇“法律顾问进村(居)”活动中的经验,逐步向全市其他镇(街道)推广。支持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的法律顾问工作,组建维稳律师团,为各级政府处理重大疑难事件提供法律支持。切实加大高层次、高学历、复合型的高素质律师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三)进一步加强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继续完善法律援助的组织体系,以推进法律援助机构的规范运行和健全协调配合机制为重点,在全市各行政村(社区)、重点企业、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聚居地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建立和完善镇(街道)援助站、村(居、社区)援助点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以市级援助中心为龙头、以镇(街道)援助工作站为骨干、以村级援助联络员为补充的法律援助三级网络体系,实现法律援助全覆盖。要在加大财政保障力度、配强法律援助人员等方面狠下功夫,为法律援助创造必要的保障机制。要加大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力度,努力做到“应援尽援”,使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实现双提升。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印发案例选、上街咨询、新闻媒体、播出案例等手段,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
四、切实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为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队伍思想建设。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以“深入宣传十七大、立足岗位作奉献”为主题的学习宣讲活动,切实抓好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全员轮训,真正做到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按照《司法行政系统深化“大学习、大讨论”暨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扎实推进教育培训、以案析理、自我剖析、理论研究、督促检查、推进工作等六项长效机制的落实,切实抓出新成效、树立新典型。
(二)稳妥推进组织人事工作改革,扎实巩固队伍组织基础。选好用好司法所长,配齐配强司法所工作人员,整合乡镇(街道)、村(居)一线法律服务工作者力量,加强政治上、业务上的教育培训,落实待遇报酬,充分发挥他们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调整充实后备干部库,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建立健全关怀、帮扶机制,落实干部职工慰问制度,关心、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