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幼儿教育:本市户籍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7%以上,剥离公办小学附设幼儿园10所以上,新建公办中心幼儿园3所,继续巩固并扩大等级幼儿园的覆盖率。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初中99%以上。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全市有三分之一的镇(街道),8所以上的小学实施“一体化战略”。小学英语教育开课率达100%。争创第四度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
——高中教育:让所有有意愿升入高中就读的初中毕业生全员进入高中学习,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7.5%以上。
——职业教育:确保职普比达到1:1,第二职教中心顺利交接并投入使用。积极争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争创省级示范基地1个,台州市示范基地1个。全面落实省、地关于免费、助学、奖学政策,资助面达到100%。
——成人教育: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创建市级示范性社区学校10个;完成上级下达的“双证制”教育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任务。
——安全工作:在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零点六以内,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得到有效控制。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深入实施“新农村教育”,深度推进素质教育,紧紧围绕教育“均衡、品质”两大旋律,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三、重点工作
(一)加深科学化研究,突出“新农村教育”主题。
1、继续加深“新农村教育”课题研究,在全市不断丰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各子课题组要加强理论研究,拓展理论研究的力度与广度,及时积累资料,丰满框架,形成系列成果,并适当包装推介。
2、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积极谋划好研究进程,组织与指导本课题组研究人员,认真分工,齐心协力,把课题研究推向新的高潮。
3、号召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创造条件,积极争创“新农村教育品质学校”,突出品质感、农村味,张扬学校特色,办出“新”意学校。同时号召全市广大教师积极争创“品质教师”,全体学生积极争创“品质学生”,是为“三品工程”,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品质。
4、继续加强“新农村教育”宣传工作,机关及全市学校要紧紧围绕“新农村教育”这一主题,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开展教育大调研、大讨论,把宣传活动作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推进工作的一次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
5、积极迎接省教育强县(市)现代化水平评估创优工作,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加速“一体化”进程,奏响教育均衡发展旋律。
6、继续推进“校域一体化”、“镇域一体化”、“市域一体化”进程。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总结推广“一体化”试点经验,“一体化”工作在全市继续推进。
7、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化解任务。全力争取并配合做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抓好教师危旧集体宿舍改造工作;评选推荐省“农村优秀教师贡献奖”,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安心从教。
8、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资进一步低位化,一是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使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高于城镇学校;二是调整对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装备建设重点补助政策,教育装备投入进一步倾斜农村;三是人民教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