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启动职高招生改革;义务教育招生,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控制城区学校招收农村学生指标,减少农村生源流失。使整个招生制度更科学,更合理,更顺民情,更符民意。
17.进一步关怀弱势群体
和慈善总会联合创办*慈善儿童教育之家,实行孤儿的全免费教育。
进一步实施对残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资助政策,并积极争取市残联、市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的捐赠;进一步办好特殊教育,做好“随班就读”工作,让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开展职高扶贫助学;进一步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女入学问题,逐步推行同城同待遇政策,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三)全力推行素质教育
18.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大力倡导小学低段“零书面作业”,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大力推行节假日“空校活动”;严格控制考试科目、课外作业量和教辅资料,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加强对孩子们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的指导,引导他们自由地、自主地思考更多的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参与更多的实践,提高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
19.深入开展“精神家园”建设活动
以“精神家园”建设为核心,深化“精神关怀”德育理念,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总结“精神家园”建设活动成果,将全国各地德育专家对我市创建“精神家园”的建议和指导以及我们自己的反思落实到实践上,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促进学生和谐相处,和谐成长,和谐发展,把班集体真正建设成为师生互为精神关怀的“健康学园、和谐乐园、文化艺园”。六月份评选第二批*市级“精神家园”建设优秀班集体。
20.大力开展“新团队工作”
将20*年提出的“新农村教育,新团队工作”系列方案落到实处,引导学校将共青团工作、少先队工作同和谐社会构建、同学生时代特点、同社会建设使命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队伍、阵地建设,依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建设的激情。
21.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质量年”活动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敦促各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立足全面,关注后进,强化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业评价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探索教学“轻负担,高质量”之路,加强高考研究,完善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在如何发挥教师群体智慧作用、如何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如何提高新课程效益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力争获得突破性发展,使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22.积极推进体卫艺等教育蓬勃开展
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切实加强体卫艺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体育、艺术竞赛活动,确保开课率稳定在100%,大力普及健康知识、科普知识,确保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在95%以上,健康知识形成率在85%以上;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品味,鼓励各校创办好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办好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联合艺术学校,确保今年秋季顺利招生;加大特色学校创建的力度,新创建3~4所市级特色学校,使特色教育处于*市领先位置。
23.加快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生活能力为宗旨,把德育教育、国防教育、科普教育、社会实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