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进一步推进基层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在机构建设上,
按照规范设置、提高权威、理顺关系、强化职能的要求,健全市、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监管员力量,做到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编制、人员、经费、装备“五落实”,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与监管;通过责任制考核手段,抓好各中队车辆、监管监测设备、个人防护装备等的落实,争取全市各镇(街道)配置或更换车型统一、颜色统一的执法用车;按照“六员合一”的要求,抓好村居公共安全员队伍建设,明确公共安全员职责,扩大安全监管覆盖面。在制度建设上,在原有镇(街道)中队建立六大制度、六大台帐的基础上,以“一张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动态一览表、一张辖区内企业分布平面图、一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套安全生产台帐、一个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等“五个一”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规范镇(街道)、村居安全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在队伍建设上,以增强素质、提高能力为目标,加强全市安监队伍政治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通过强化教育、培训、考核等措施,提高各级监管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服务热情、清正廉洁的安全监管队伍。
二是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行政许可、安全评估、安全执法、安全考核、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收取等措施,督促企业抓好“基层组织、基本制度、基础培训”,从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生产安全。
三是深入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活动。按照“一年抓试点、两年打基础、三年促发展、四年见成效”的要求,在机械制造企业、矿山、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重点企业中,有选择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安全质量体系,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整体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2、突出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综合整治。
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的原则,定期、
不定期地组织特定行业和领域的阶段性集中整治;坚持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与企业自查整改相结合的方式,强化集中整治与综合治理,着力解决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年要继续开展“三合一”、“多合一”消防、市场、商场、文化娱乐场所消防、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渔业生产、建筑施工、船舶修造等方面的专项整治,全力推进安全生产秩序不断好转。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中,要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与综合协调的作用,积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好各项工作。
3、突出重点隐患整治和重大危险源监控。
继续抓好重大事故隐患的摸排和整治工作,定期确定并公
布一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单位。对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单位,明确隐患内容、督办单位和整改期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督促责任主体制订整改方案,按照“业主包干、镇(街道)负责、部门督办”的原则,对事故隐患实行限期整改。对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从业单位,坚决予以关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继续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深入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工作,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安全评估、评价工作,分类登记建档,加强动态监控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完善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着重抓好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内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并指导各地、各单位加强预案演练,提高应对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四)建设四大机制
1、深化细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