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优先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和农业名牌的培育力度。建立健全品牌保护制度,使品牌培育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力争全年新增省级名牌产品5个以上,台州市级名牌产品10个以上。引导企业强强联合,资源共享,深入推进水泵创建省级区域名牌培育活动,按照“有准入标准、有管理机构、有提升政策、有保护机制”的要求,促进块状产业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以质量提升和开展质量赶超项目为抓手,在落实东音泵业耐腐蚀屏蔽式井用潜水电泵项目的基础上,推动质量赶超项目向区域名牌培育、质量安全技术创新、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和节能达标、技术创新支撑等延伸。二是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按照“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深化企业技术标准战略试点工作,督促由市泵业协会、利欧股份、省水泵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共同承担的“制订并推广实施水泵应对rohs指令联盟标准,突破欧盟技术壁垒”项目及由浙江东音泵业有限公司承担的“6#耐腐蚀屏蔽式井用潜水泵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赶超国外先进水平”项目的实施工作。重点推进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确保采标率在85%以上。加强标准化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形成技术标准,促进标准制定与科研、产业化和技术的同步更新。推动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活动,重点督促新界泵业开展全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潜水泵工作组工作,力争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锯工作组正式落户中马园林机器有限公司。积极推动质量提升、名牌培育企业开展实施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工作,确保新增1家以上省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围绕*市特色产业,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力争新增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个以上。进一步完善出口企业数据库,做好红色、黄色预警信息的通报和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抓好条码系统成员的新发展和复审工作,确保复审率达75%以上。三是深入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发挥质监职能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产品认证,加强能效标识监管,限制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产品。按照《节约能源法》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活动,强化计量节能服务活动,加强年耗能标煤1000吨以上5000吨以下的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指导企业开展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工作,夯实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基础。加强循环经济、节能降耗标准应用实施,强化用能单位节能责任。推进实施节能改造技术措施,加大锅炉改造、集中供热、锅炉水处理的推进力度,努力实现特种设备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三、努力健全三大机制,构建科学监管体系
创新监管理念,转变监管方式,立足*实际,构建科学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一是健全监督抽查及后处理机制。以“优在制度、严在执行、重在整改”为原则,把监督抽查的工作重心进一步转变增强工作有效性上。加大区域性质量问题倾向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重点安排与人民安全健康密切相关的安全、环保、节能等强制性标准的重要工业产品的监督抽查。强化抽查结果的运用,发现问题提早介入,进一步提高监管的预见性,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通过培训、整改、处罚等手段相结合,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不合格产品质量问题。加大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抽查严重不合格企业曝光等相关制度,按照“四不放过”要求,达到“抽查一个产品、提升一个行业”的目标。二是健全执法打假机制。全面建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