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保障三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载体,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切实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一是抓食品安全。在市政府领导下,在20*年整规工作初显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规的牵头协调工作,协调落实对食品小作坊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管理制度,并引导其走挂靠、兼并、联合取证之路。创新日常监管机制,在日常监管范围上,突出高风险、区域生产集中、容易出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和区域;在日常监管内容上,突出检查企业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监督食品生产企业依法建立包括食品原辅料的索证索票、检验检测、食品添加物质主动申报、问题食品快速追溯和召回等在内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获证企业的自检能力,切实增强企业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严格市场准入机制,应取证食品生产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或纳入小作坊监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深入开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桶装饮用水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提高应对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即将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调,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二是抓特种设备安全。认真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一步完善“五位一体”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动态监管新模式,突出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督促使用单位完善“三落实、二有证、一检验、一预案”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加快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标准化、信息化和精细化步伐。强化现场监督规则,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和预警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实行分级管理,重新调整明确特种设备重点监控企业和重点监控设备,完善重点监控企业年终考核制度。继续深化开展以起重机械、氨制冷压力管道为重点的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逢节必查,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各类游乐设施、电梯、压力管道、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组织开展“万人教育培训活动”,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实际能力,确保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三是抓其他健康安全类产品安全。根据总局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好包括汽车配件、絮用纤维制品、人造板、装饰材料、洗涤用品等后五类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突出安全类指标,建立并落实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水泵、电动工具、空压机、电机等专项整治成果,落实日常巡查制度,督促企业认真执行产品质量标准,明确标识标注、检定计量器具。加强对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后续监管,重点围绕水泵、空压机、机械密封、助力车、眼镜等产品,进一步提高获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加大对强制性认证产品的证后监管力度,确保认证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二、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服务三个*建设
高举质量振兴旗帜,坚持品牌兴市战略,增强经济整体素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深入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履行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进一步探索宏观质量管理工作新机制,定期向政府提供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力争设立“市长质量奖”,鼓励利欧电气参加台州市“市长质量奖”的评选,推进全市企业质量管理的变革与升级。扎实推进质量先进乡镇(街道)创建活动,总结推广首批质量先进乡镇(街道)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太平街道、箬横镇、新河镇和石塘镇参与台州市质量先进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加强对沿海产业带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工作研究,健全服务站点,落实帮扶措施,推动入园企业转型升级。继续深化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注重对*产业的研究,分析*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调整和制订省、台州市两级名牌培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