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安全等重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制订完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总体预案和各类专项预案,强化对行政应急的管理,切实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
(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9、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全面落实行政决策公开听取意见制度,实行意见采纳情况反馈制度;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要经法制办或组织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经办事处集体讨论决定。
10、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制度,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和依法查处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实现决策权力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1、进一步明确法定职权,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和接受委托的权限内,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确保行政执法合法、合理、正当、便民及诚实守法、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
12、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遵守有关回避的规定,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说明理由义务,建立和完善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取证规则。
13、强化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案卷的质量,规范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安全生产违法处罚执法文书。
14、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励办法。
15、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及时办理执法人员资格年审,实施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文明执法。
(四)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16、自觉接受街道人大工委的监督,依照规定向人大工委报告工作,接受质询;自觉接受街道政协工委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政协对街道政协工委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政协对街道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按时答辩,积极应诉,影响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街道行政负责人积极出庭应诉,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公开报道的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整改,认真查处,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17、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责任,督促其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及时纠正执法过错,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增强依法行政观念
18、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制定领导干部学法计划,举办法制讲座,领导干部通过带头学法,增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19、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定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学法,促进机关工作人员运用法律手续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
20、加大普法和法制宣传力度,要按照普法教育的要求,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增强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