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努力,到2013年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纳入正常运行轨道,并步入良性循环,依法行政考评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决策体现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行政职能的行使更加公开、公正;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比较完善,应对突发事件,抵御和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比较完善;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纲要》精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能、创新管理方式,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切实转变办事处职能,创新管理方式
1、根据街道办事处内设机构设置要求和人员编制情况,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办公室、服务中心、所,优化配齐工作人员。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的作用,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把办事处职能切实转变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2、依法行使管理职能,认真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各办、中心、所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牢固树立执政理念,正确行使权力,带头遵纪守法,依法、科学、文明行政、防止和克服以权代法、粗暴执法现象的发生,树立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3、落实行政许可法律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设定的职权依据实施行政许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计划生育再生育子女的行政初审工作水平,提高审批效率;依法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监督制度,认真履行对许可对象实施有效监督的责任。
4、依法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建立健全养老、医疗以及工伤、生育等保障制度,扩大各项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积极稳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失土农民生活保障。进一步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建立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要大力开展社会矛盾和各类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完善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信访等工作制度,建立多元化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体系。强化和完善办事处调解民事纠纷的职能,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处理民事纠纷;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办理信访事项,切实保障信访人合法权利。
6、不断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建立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机制,要充分保障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各项权利,严禁干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治范围内事情,不得要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承担依法应由政府履行的职责,积极探索农村依法行政新举措,紧紧围绕“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的要求,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办事的意识和水平。
7、继续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促进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社会氛围的形成。
8、建立健全政府预警和应急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