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
1、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十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监测评估的后续工作,促进“两规”目标落实和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积极配合政府将妇女儿童发展主要指标纳入“十一五”总体规划,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推动政府加大对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投入,促进在就业、参政、教育、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等领域影响城乡妇女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使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开展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宣传,推进“十一五”妇女儿童规划的分步实施。
2、优化法制环境。20*年是全国妇联的法制宣传年。各级妇联要按照上级妇联的统一部署,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五五”妇联普法规划,着重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开展送法律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大型宣传行动和举办培训班、讲座,组织报告会、演讲,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全社会自觉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心妇女儿童进步发展的责任意识。特别要加大妇联系统干部的培训力度,层层组织培训,开展交流,使广大妇联干部全面掌握关于保护妇女权益的新规定,更好地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通过有力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妇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综合能力。区妇联将联合司法部门开展以“法制宣传与依法维权”为主题的“三八”维权周活动,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系列学习培训。
二、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引领妇女创新创业创优
1、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妇女全面发展。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各级妇联必须充分发挥扎根农村的优势,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机,继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
一是要以帮助农村妇女致富为目标。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千方百计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推进农村妇女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拓展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服务的网络体系,强化科技培训、实施致富项目、创新扶贫模式、培树先进典型,引导妇女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全年拟举办各类培训班100期,培训妇女8000人,其中培训初、中级家政1200人,拟输出妇女4000人。
二是要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为着力点。要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素质和文明素质,逐步扩大农村妇女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面;要深化“万名妇女学技能、千名妇女创新业、百名妇女树标兵”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市场经济意识,使她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要在农村大力传播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妇女发展与进步。
2、坚持城乡妇女统筹发展,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把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发挥妇联工作优势、适应妇女就业特点、用创业促进就业”的思路,以多种形式努力推进妇女就业。着力创建和完善以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信息服务、职业介绍等为主要内容的妇女就业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妇女学校、妇女素质培训基地的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培训城乡失业、失地妇女,增强妇女就业和创业能力,使下岗、失业、失地妇女尽快摆脱贫困。深入开展巾帼建功活动,结合学习日、共建日,开展“万名巾帼社区共建”活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进一步激发女职工创新、创造、创优的活力。
3、提升“巾帼示范岗”品质。进一步开展争当“巾帼建功”标兵、争创“巾帼示范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