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努力维护教育公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政风建设,着力提高领导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能力。出台《教育现代化发展纲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具体目标
1.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3%。
2.义务教育: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8%;小学无流生,初中流生率控制在3‰以内;“三残”少儿入学率达97%以上。
3.高中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达95.75%;职普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
4.高等教育: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高教自考、电大教育和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报名0.6万人次,毕业生人数360人。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
5.基础教育重点工程: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继续实现“应助尽助”。
(2)爱心营养餐工程:继续实现“应助尽助”。
(3)名师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各类优秀课堂实录、教育教学讲座摄制200节。
(4)校舍安全工程:按照全国、省校安办制定的时间表和线路图,完成当年计划,确保校舍安全。
(5)领雁工程:完成省级培训199人,市级185人,县级286人。
6.职业教育“双六计划”
(1)奖学助学:中职学校免费入学比例全市平均达40%;奖励品学兼优的中职生,奖励比例达5%。其他学生(不含高三)都享受国家助学金。
(2)实训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2-3个,评选市级实训基地2-4个。
(3)师资队伍建设:继续选派专业课教师参加高技能培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以上。
(4)成人教育: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全年培训预备劳动力2000人。扎实开展城乡成年居民“双证制”教育,全年完成5000人。
(5)服务地方经济和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校办学,创建1-2个省级职教优秀校外实习基地、1-2个省级优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建立市级优秀校外实习基地和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各3个。
(6)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专业建设:指导职校开展国家级重点职校和国家高水平示范中等职校创建工作;新增省级示范专业2-3个,评选市级示范专业3-5个。
四、重点工作
1.以提升整体水平为重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