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反迷信邪教、禁毒、生态环保、森林防火、人口理论、防艾滋病等宣传教育。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积极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标兵评选活动。特别关爱学业有困难、心理有偏差的学生,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建立防范青少年学生犯罪的预警机制,杜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办好班主任工作论坛,发挥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团队组织及其它群众团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关心特殊教育,适时将*培智学校升格为市属学校,进一步提升培智学校办学水平。年内举行第十一届“百优十佳”班主任评选,召开德育工作会议。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更加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通过教师教育理念的重构、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快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营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创新学习的氛围。大力提倡向课堂要质量,做到精讲精练,努力提高课堂效益。坚决反对通过机械重复训练及大面积学生加班加点抓质量的行为,坚决反对以赢利为目的举行的较多学生的家教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重视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切实加强少体校(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继续深化学校艺术、卫生、国防、语言文字等工作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考试机制,稳妥推进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行为。加强新课程教育教学装备和中小学课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更好的物质保证。积极进行村级小学小班化教学的实验,探索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新模式。
完善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坚持“教育质量为中心”不动摇,成立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改进监测方法,增强教育质量监测的科学性和导向性。降低抓质量的“重心”,实施初中质量提升计划,研究部署抓好初中质量的有效举措,突破“瓶颈”,全面提高初中质量水平。全力抓好高考工作,加强新课程高考方案研究,提前做好2009年高考备考迎考工作,确保高考成绩稳中有升。重视后20%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业情况监控。年内召开初中质量工作会议。
2、突出“布局调整”重点。
启动三个片区学校布局调整。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以《*市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为先导,启动实施坛石、双塔、虎山三个片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带动相关学校布局调整,年内争取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亿元(简称“311”工程)。积极做好双塔初中筹建工作,力争完成学校建设一期工程并开始招生。启动城南初中校园建设工程,完成征地和校园规划设计工作,年内破土动工。加快推进坛石初中(原八中校区)扩建工程,*八中全部迁至*中专校区,撤并大桥初中,基本完成坛石片学校布局调整。
推进城镇中心学校“扩容提升”。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城区学校和中心乡镇学校的容纳能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加快促进教育集聚发展。年内完成滨江高中、*二中、实验小学等3所学校扩建工程,为学校进一步做优做特奠定良好基础。完成*外国语学校、周家青小学建设,逐步缓解城区学校入学压力。完成贺村初中、淤头小学、新塘边小学等教学综合楼建设任务并争取投入使用。
做好布局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