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狠抓社会事业
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各项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优先发展教育。要继续落实资金筹措、校舍建设和提高师生素质三大任务,强化工作责任考核,力促基础教育加快发展。第一,要协调发展各类教育。认真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高质量巩固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创建示范性高中。认真办好*学院、潮汕学院、市技校、综合中专等职业院校,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第二,要多方筹措教育资金。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发动捐资助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力争筹措教育资金5.37亿元。同时,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办学。第三,要加快校舍建设改造。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力争新建扩建中小学校舍80所,确保完成c、d级危房改造任务和去年校舍建设扫尾工作。加快推进市卫校新校区建设,配套完善*一中、*侨中新校区。第四,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任期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加强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第五,要着力提高师生素质。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加大教师招聘引进力度,力争增配中小学教师2703名;认真组织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教师学历达标教育,确保完成1726名中小学教师学历教育工作任务;鼓励教师报考北师大教育硕士学位,不断提高师资整体素质。加强师德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师生思想道德水平。
2、重视人才工作。要完善和落实人才政策措施,建立富有生机活力的人才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和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争取创办精英子女学校,积极解决外来人才子女就学问题。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增强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营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人才来揭工作和创业。
3、繁荣社会文化。要认真实施文化大市建设规划,大力发展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氛围。搞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开发,加强*学宫等文物保护和修缮。抓紧做好市文化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市体育馆、档案馆、榕城文化广场、东湖公园等文化工程和县、镇、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4、发展其他事业。要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完善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加快市人民医院、红十字会慈云医院住院大楼等建设。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达到70%以上。认真实施"每村一个卫生站、一名医生"建设计划,确保今年底前达标。积极发展体育等各项事业。
(四)狠抓和谐稳定
要进一步加大各项管理力度,切实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1、强化民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民计,积极实施民心工程,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第一,要统筹城乡就业。进一步实施就业再就业政策,突出抓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和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落实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争取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1万个。第二,要完善社会保障。认真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逐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提高低保水平。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善基本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要关心群众生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网络。加大扶贫助困力度,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认真做好赈灾救济工作,确保全市人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