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行动。
--扶持发展新兴服务业。鼓励发展商务、物流、通讯、仓储、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引导发展社区服务、物业管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法律、会计、审计、劳务等中介服务业。建设农产品、水产品和工艺品等专业批发市场,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加快发展旅游房地产业,推进信息产业建设。积极扶持金融、保险等产业的发展。
(六)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按照全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的比较优势,大力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要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加强中心镇、专业镇建设,努力建设经济强县;市城区要依托市区优势,发展城市经济,努力建设现代化*新城;陆丰要以核电站上马建设为契机,迎难而上,奋起直追,努力建设工业化城市;*要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农业,努力建设经济发达的新兴县;红海湾开发区要充分发挥*发电厂带动效应和*优势,努力建设临港工业区和旅游度假区;华侨管理区要发挥侨区优势,努力建设现代新侨区。积极实施"强镇富民"战略,推动"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建设,形成"专、精、特、新"的产业优势。继续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切实加大对陆丰等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县级镇级党政领导实绩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省管县、市管镇、县管村"的原则,抓好城乡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骨干公路沿线为主轴的集约发展态势,建立起组合有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新体系。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大对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完善服务功能,改善中心镇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城镇集聚力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和文明建设,争创国家"文明城市"。从20*年起,各县(市、区)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各项前期工作,争取20*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力推动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
(七)大力推进财税工作,不断壮大财政实力
--培植壮大财源。千方百计扩大财税收入规模,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步伐。继续实施《*市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办法》、《*市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工作实绩考核(试行)办法》、《*市纳税大户奖励办法》。充分利用各种财税政策,培育税收骨干企业,改善财政收入结构,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省扶持我市四年每年5000万元,以及支持15个市20*、20*每年各1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
--强化征收管理。坚持收入分析和收入组织工作制度,以及财税收入完成情况联席会议制度。坚持依法治税,实行领导分工抓收入,强化监督检查,挖掘潜力,堵塞漏洞。优化税收法治环境,完善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征收、稽查力度,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规范土地、房地产等非税收入管理,加强行政收费、公共资源有偿收入等收缴,坚决打击各种偷税、逃税、抗税行为,切实提高征管质量,确保税收如期足额入库。
--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理财原则,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整合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