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建立持续稳定的和谐税收增长机制,为发展民生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加快推进信息标准化建设,着力依靠信息化手段改善民生;建立持续稳定的和谐税收增长机制,为发展民生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加快推进信息标准化建设,着力依靠信息化手段改善民生,对地税部门工作计划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坚持按经济规律收税、严格组织收入原则、夯实办税服务厅信息标准化建设、加快全市征管数据大集中步伐、2010年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市地税部门“关注民生、强化责任”的重要一年。全市地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理念统领全市地税工作,紧紧围绕“税收与民生”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强化责任,着力让税收更加近距离地融入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坚持按经济规律收税、严格组织收入原则、夯实办税服务厅信息标准化建设、加快全市征管数据大集中步伐,具体材料请详见:
2010年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市地税部门“关注民生、强化责任”的重要一年。全市地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理念统领全市地税工作,紧紧围绕“税收与民生”这一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强化责任,着力让税收更加近距离地融入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
生、保障民生,圆满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和谐襄樊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根据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全市社会经济形势要求,2010年全市地税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各项收入总规模突破4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突破20亿元,社保费收入17亿元,其它收入3亿元。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5亿元。具体而言,重点抓好六大民生工程:即财力保障工程、服务民生工程、阳光温暖工程、扶贫济困工程、“两个减负”工程、地税文化工程,始终不渝为基层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坚持不懈为纳税人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2010年,全市地税系统要紧紧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流,切实把握关注民生、强化责任这一主线,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让地税在改善民生上展示更大的作为,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建立持续稳定的和谐税收增长机制,为发展民生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
(一)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布局,推进襄樊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地方税收提供丰厚的经济税源。要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部署和要求,用足用活、全面落实好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全市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以及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高效益,大力培植地方经济税源,不断壮大全市经济总规模,做大做强全市经济“蛋糕”。同时大力支持涉及“三农”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服务业发展,并对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破坏性的产业、行业、企业加大执法力度,相应保护和发展循环型、环保型、生态型产业和企业,不断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按经济规律收税。坚持不惟需求订计划、不惟计划抓收入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税收与经济的分析工作,让税收收入都建立在可靠的税源基础之上,让收入计划成为指导我们抓收入的一个抓手。要坚持收入服从政策、政策服务收入的工作方法,以税收政策为准则,让政策成为组织收入的指南。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