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力度,大力建设商品用材林基地,积极选育推广速生乡土树种。继续执行“三帮三补”政策:帮林农完善灾后重建规划,帮林农提供科技救灾技术,帮林农解决灾后木竹的采伐收购;给林农补助林木良种,补助竹腔施肥的肥料,补助贷款贴息资金。全力维护灾后林区秩序稳定,继续落实“三禁止两不准一停止”政策,调动林农补植补造积极性。
(四)坚持维护优先的理念不动摇。进一步完善林业执法、森林防火、森林防疫三大体系建设,以“会案制”形成整治和打击合力。全面完成第六次二类资源调查,加快马头山自然维护区、清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华南虎野化放归等生态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力度。实行木竹税费一体化征收,减轻林农及企业负担。加大测报监控力度,严防灾后次生灾害。
(五)坚持发展现代林业的目标不动摇。规划建设占地5000亩的木竹精深加工工业园,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平等竞争的产业链。以丰富的毛竹资源为依托,将竹子之乡转化为竹业之乡,力争注册成立“竹业”品牌。以分类经营为基础,形成大区域内木材集成材加工中心、毛竹高效利用加工中心、日常用品和工艺品加工中心,实现生产品种多样化、产品数量规模化的现代林业发展格局。积极发明条件,推动一家以上林业企业上市。
(六)坚持建设生态文化的信心不动摇。加快森林生态走廊工程和乡村特色景观工程的谋划和实施,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生态旅游项目。
(七)坚持巩固林改成果的态度不动摇。科学经营公益林,大力建设毛竹林和速生用材林基地。加强林业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兴林力度。通过班子包案负责制,化解林业纠纷;通过林权抵押贷款,扶持民营林场发展;通过林木火灾安全,提高森林生态抗风险能力;通过规范流转,促进林业规模经营。
(八)坚持强农惠农的方向不动摇。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的管理,提高林业工程项目操作力。认真办好当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建议,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群众满意的职能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贷款贴息资金、生态工程资金、森林资源维护激励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等,为生态林业建设不时注入生机和活力。
(九)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不动摇。置换两厂281名职工身份。加强财务和项目资金管理,除局离退休行政人员按“阳光津贴”政策要求落实外,全局推行绩效工资和津贴制度,并提高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关心、支持老干部工作,按政策要求落实其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使之老有所养、所乐、所为。力争启动林业生产综合要素市场(生态林业大楼)建设,完成4个以上基层站所的新建或改造。进一步改善局机关办公条件,提升服务形象。
(十)坚持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心不动摇。科学构建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基层工作队伍结构,分批次推行全员竞聘上岗。对中层干部的竞聘,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合理的原则,干职工实行双向选择,末位淘汰,形成浓厚的干事守业氛围。通过公开招考等形式,逐步吸纳林学专业毕业生到林业部门工作。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和教育,严防涉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