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旧房改造回顾
(一)开拓创新思路,工业经济稳定发展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人为本处理好与企业和群众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经济发展氛围。做好国家有关政策宣传,努力向县政府申请工业企业优惠政策,为投资企业争取优惠条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安全管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成了企业推行安全生产分类评估工作,我乡赤马玩具厂被评为b类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施工场所、企业安全隐患督查。三是增强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
(二)创新举措,“6+1”目标取得突破进展
自年初以来,以“农民六大增收目标”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为首要任务。以农村危旧房改造为突破口;以下山转移、本文来自农民转移就业、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等三大工程为抓手,狠抓六大目标实现不动摇。
1、稳步推进农民下山转移工程
今年计划下山转移100人,其中整村搬迁50人。已完成转移106人,其中零星转移44人,整村搬迁62人,完成率106%。以危旧房、旧村改造工作为重点,以建设用地复垦项目为补充,加快农民下山转移步伐。今年重点抓好*区块土地建设项目和*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进一步挖掘农民下山转移资源优势和优化农民增收软环境,从而促进农民下山转移。
2、大力开展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工程
今年农民转移就业工程计划转移就业133人,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岗位36个。已组织农民转移就业133人,完成指标数的100%,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岗位40个,完成指标数的111%。据统计,今年我乡转移劳动力2414人,完成年度计划100%。其中:转移在乡内企业就业373人,占总转移数15.5%;转移在县内企业就业1429人,占总转移数59.2 %;转移在市内企业就业262人,占总转移数10.8%;转移在省内企业就业293人,占总转移数12.1%;转移在省外企业就业46人,占总转移数2%;转移在国外企业就业1人,占总转移数0.1%。通过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确保农民异地就业,同时还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提升农民就业能力。全年共组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70人,新型农民培训130人,柿子干加工培训45人,职业技能培训102人。
3、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
全乡共有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401户941人,今年由县、乡干部结对帮扶126户300人,由各村党员干部结对联系275户641人,除低保外, 今年计划帮扶188人达到人均2500元以上,20*-20*年累计计划帮扶188名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今年已有204人达到2500元以上,完成率1*.5%,20*—20*年累计人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达到198人,完成率105.3%。我乡进一步推行“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扶持方式,重点通过产业、技术帮扶,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就地致富奔小康的道路;通过素质、岗位帮扶,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就业致富奔小康的道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贫困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并采取“奖补结合、突出实效”的方式,把帮扶资金分为脱贫启动金、致富激励奖、示范带动奖展开奖评,促进低收收入农户奔小康。
4、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我乡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发展食用菌产业,壮大苗木产业,开发库